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文章内容页

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4:30 分类:家庭教育 阅读:

  失败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孩子

  文/冰

  俗话说多败儿”,耳听为虚,眼见为

  去医院输液,我对面坐着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边输液,边手机

  妈妈在旁边陪着他,怀里搂着几个月的小宝,费力地腾出手端着盒饭,一勺饭一勺菜,喂进男孩嘴里。

  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饭来了,张一下口。

  可能游戏打到最关键处,男孩摆摆手,示不吃了,但妈妈还是坚持把饭送到嘴边。

  为勺子挡住了屏幕,游戏输了,男孩气急败坏,声吼道:走开,都怪!”一把推开妈妈的胳膊。

  妈妈一下失去了平衡,盒饭掉在地上,险些把怀里的二宝摔了。

  邻座妈看不下去,说:孩子妈这么,要照顾小妹妹,还要照顾怎么不知道体谅妈?”

  这位妈妈慌忙解释:孩子生着病,烦。”

  十几岁的男子汉,妈妈喂饭,不仅受之无愧,还各种迁怒嫌弃,多么令

  妈妈情愿默默承受不舍得批评孩子这样,应该是天底下最无私、最有。然而,无私,换来的却是孩子私。

  难怪说,中国悲哀,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孩子

  很多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的,却是一个真空的世界

  有一期《少年说》中,有个叫叶欣雨的女孩,一上台声泪俱下,质问:我想问爸爸妈妈真正在乎我的感受吗?”

  本来一脸期待仰望女儿,没想到一上来,被狠狠打脸。

  们开超市之后一门思全在工作上,是重要,还是我重要?”叶欣雨泣不声,气氛陷入尴尬。

  超市家庭经济来源搬砖和陪孩子两难全。

  面对女儿的控诉,他们一直硬撑着,强颜微笑最后一刻终于忍不住,双双掩面抹泪。

  这对的硬撑,生活日常的写照。

  他们默默负重留给孩子一片静好岁月,却孩子屏蔽在一个虚假世界中,隐去了生活真相,隐去了己的酸和无助。

  一旦习惯了假装孩子习惯付出麻木无感,熟视无睹。

  相反,在地铁上,一个男孩努力踮起脚,抓住拉环,咬紧嘴唇,用力保持平衡,只为支撑起倚靠在己身上小睡的妈妈

  看到妈妈疲惫依靠己的时刻,男孩头陡然升起担当的愿望。

  郭敬明在《夏至未至》中写道:年少时,我们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他们才愿扮演英雄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那样的时刻,突然想快点,庇护,像他们曾经庇护我们那样。”

  适当示弱孩子才有机会接触生活相,撞破的无助,发感恩担当

  毫无保留地付出,模糊了与子女有的界限。

  网上曾有条新闻,山西太原一位83岁的太太,每天都在火车站坐地乞讨。

  经民警调查,有儿有女,正是44岁的儿子李某,每天一早把腿脚不便、视力不好的亲送来乞讨。

  李某没有稳定工作,每天打牌睡觉,靠亲乞讨为生。

  病相缠、本该需要儿女照顾的耄耋之年,反乞讨养儿,任子女榨干最后一滴血,可怜又可悲。

  无休止、无条件付出,只能导致子女错位寄生,没有丝毫反哺感恩识。

  2018年7月,杭州街头有一对靠织补手艺谋生的子上了热搜。

  50岁的亲王素珍和28岁的儿子董怀利,应客户邀请,乘飞机去青岛织补奔驰车篷,仅补两个洞一万元

  王素珍已在街头摆摊缝补二十年,后来她把手艺传给儿子,让他另立门户,在离己不远的地方扎根做

  子俩已在杭州攒下一套房子,但儿子一直怀揣一个梦想是能拥有一家店面,让告别风吹雨淋。

  同样是无私付出亲毫无保留把手艺传给儿子,但拒绝锅饭,而是让他另起炉灶。子是师徒,是同竞争对手

  弗洛伊德说:长的主要动力,来的分离。”

  没有界限的付出,剥夺了孩子长的权力。划清界限,适可而止,才能推动孩子长。

  当孩子具备了健全独立格,才能拥有和他感同身受的能力

  一味付出容易忽略原则,无法帮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前几天,有位妈妈朋友圈吐槽,现在养娃太奢侈,生日如流

  原来,9岁的女儿参加同学生日派对,家长又包别墅、又请司仪,还有豪车接送参加生日宴的同学

  女儿回家妈妈生日不可去别墅里要带游泳池的!”

  妈妈无言对,转身在家长群发牢骚:这要花多少?1万块都不够吧?下周孩子生日了,咱家哪里给她这么造啊!”

  相信参加这样生日会后,想包别墅的不止这一个孩子焦虑家长不止这一位妈妈

  不在炫耀不在孩子的虚荣,而是当付出一种惯性,家长容易孩子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价值观和判断力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温和而坚定拒绝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价值观。

  同事儿子11岁,最近缠着他要一辆进口牌子的山地车。

  本来一直想给孩子一辆车,但儿子说了一句话,让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同学说,都开这么高档的车,还舍不得给我一辆进口车,这太小气了吧?”

  同事郑重告诉儿子我的车,是我奋斗努力买来的。将来努力,买一辆喜欢车。”

  尽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物质条件,不让孩子重复己受,是每个家长愿。但是,当我们付出有形的东西越多,容易忽略无形的东西

  巴菲特说:我很感激我的父亲,我幼时从他身上学如何拥有正确的金观。”

  帮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才是付出的重点所在。

  龙应台说:所谓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

  子女付出,不忍奢求感恩,却希望子女遗忘的孤岛。

  前几天,孙红雷转发的一条微博打动了无数

  地铁上,一位侧身躺在儿子的臂弯里,像个孩子舒服地睡着。

  垂暮之年,子女一句问候一点亲昵,慰藉孤独

  这样感恩孩子,离不开示弱、有条件、有原则付出

  愿天下,都能被子女温柔待。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