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文章内容页

做好这5件事,再也不怕没时间陪孩子了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4:57 分类:家庭教育 阅读:

  做好这5件事,再不怕没时间孩子

  文/闫涵

  好友M在微信上发来一连串语音,对是否辞职回家孩子纠结不已:

  我俩工作都忙,只有早起和睡前能陪孩子一会儿。我特想辞职,但孩儿他爹收入不高,我辞职生活质量肯定影响。现在小妞快两岁了,每天我上班前她都会哭一场。想想孩子需要陪伴时候我不在她身边,都忍不住想哭”

  M的感受我很能理解

  喆同学时候,我白天上班曾有这样焦虑家都知道陪伴最好”,知道缺乏陪伴孩子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看到别的妈妈很多时间孩子忍不住为己的不称职”感到内疚

  但是,全职在家能给孩子最好陪伴吗?孩子需要陪伴什么样?

  陪伴效果时间长短不正比

  和很多一样,我为只要多待在孩子身边好。

  刚辞职时,喆同学刚上缓适班不久。有段时间他身体不舒服没去早教中,我一边照顾他一边处理家务,还要构思和写推文,有点忙乱不堪。喆同学没有为我整天在家而更快乐,相反,他变得动不动脾气,每天不哭闹几场不算完。

  那段时间,我对己很失望开始反思到底哪里出了。直到某天,我一边抱着笔记本敲字,一边敷衍地回答他的,他突然爆发了,把具全部扔到地上,气鼓鼓地跑到我面前拍打电脑

  我火了,问他要干什么,他放声哭:我不要妈妈工作!我想要妈妈陪着我!”

  妈妈每天都在家啊,不是吗?”

  可是可是我想让妈妈看着我”

  看着儿的小孩儿,我一下明白己的错误——我确24小时在他身边,但却一直沉浸在己的世界里,想着这件事没做那件事没做,极少全神贯注地倾听他的需求。

  类似的事,我曾经。那会儿我还辞职为了孩子,专门设置了陪伴时间段。

  这个习惯辞职后渐渐没了,为我认为每天都有时间在陪孩子”。

  那次事件后,我开始认真规划每天的事务:孩子在家时,上午、下午、晚上都留出一段专门陪孩子时间。在这些时间段,我认真看着他,感受他做一件事的感,及时送上鼓励感受他某件事没做好时的小沮丧,适时给予安慰。做家务时,我会根据他的需求,适当邀请他跟我一起,让他做些擦桌子、把废纸扔进垃圾桶这样简单工作

  效果立竿见影,他情绪明显好转,算我临时有事处理,需要独处,他耍而不打扰我了。

  对于给的照顾、陪伴孩子日后情绪和认知能力发展发展之间的关系”,美国儿童理专家曾历时数十年进跟踪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孩子性格为的并不是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而是是否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否能对孩子的需求给予恰当回应。”

  即陪伴孩子”的重点,不在于陪伴时间是不是够多,而在于陪伴效果是不是够好。

  所职场妈妈不必为陪孩子时间不多而焦虑我们要做的是提高陪伴质量,在有限的陪伴中和孩子积极有效地互动。

  给孩子质量陪伴做好这5件事

  琴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她爸是镇中学师,早上有早习,晚上有晚习,在家时间很少;妈妈是卫生所的医生,常常临时出诊。记忆里,琴经常家里照看而待在我家,等来接。

  但琴却是个阳光女儿,只要在家,总能听到她家有笑声传来,还伴随着欢呼声,我知道那是他们一家三口在有趣游戏。琴的性格很好,无论何时总能表现得落落方,得体

  另,琴的每隔一两周会带琴出,有时一起坐车去县城有时是骑车到附近的景点转。每次看琴穿得漂漂亮亮,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出去,我里别提多羡慕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琴的给予孩子是育儿专家常说的高质量陪伴——它一定需要很长时间,却能最限度让子女建立美好的亲密关系,帮孩子建立尊、信和安全感。

  1

  高质量陪伴,是为孩子创造一段专属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属于他。

  根据己的工作情况和孩子的作息时间,找个相对固定的 时间段,可是清晨醒来赖在床上的30分钟,是晚上睡前的1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亲密无间,能够走进彼此的里。

  相对固定”味着一种规律。在孩子世界里,规律味着稳定安全如果他确定爸爸妈妈会在某个时间陪伴己,会很期待那个时间段,那段时间温暖,足够孩子情绪平和地度一整天。

  2

  高质量陪伴是在孩子的互动中,保持稳定的好情绪

  孩子环境气场敏感度惊我们所流露出的任何一点积极消极情绪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所如果希望孩子快乐,那积极态度影响和带动他。当感觉己的坏情绪”时,避开孩子,先安抚好己。

  当孩子脾气时,记得告诉己,孩子不是我们,不是故要和作对,他只是不知该怎样处理当下的情绪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小朋友通常都会把妈妈当作情绪发泄对象妈妈他们最可信赖

  3

  高质量陪伴,是放下其他事情视线只追随孩子

  陪伴孩子时,有种普遍现象——隐性失陪”。指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但为缺乏有效沟通,造精神上的失陪。

  长期隐性失陪”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碍等

  作为一枚公号狗”,我绝对有手机依赖症。曾经分享得——陪着和陪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陪着,只是指在,但不在;而陪伴,半”的旁边,多了一个”,身都在此刻、此时。

  只要给予孩子全身陪伴孩子会有放开的手独奔跑

  4

  高质量陪伴,是放弃教育和改造的想法,同孩子在一起时不带功利

  很多喜欢陪伴孩子时,抓紧时间孩子一些东西”:这样拿笔才对、要画这个颜色漂亮这样摆积木才不会

  我曾写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我们脑是通感受”来学习的,每一次感受,都会在脑中形一个画面,新的画面与之前储存的画面不断进比较,整合出另一副全新的画面,脑细胞在这种比较与扩展中变得越来越活跃。很多喜欢陪伴孩子时,抓紧时间孩子一些东西”:这样拿笔才对、要画这个颜色漂亮这样摆积木才不会

  即孩子要通动手,在亲身体验中去学习他们往往需要一次次重复体验才能彻底了解某件事物。只有那些他们亲身体验理解的事,才会伴随他们终生。

  当我们发出口头指令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孩子首先感受到的都是妈妈喜欢我现在的样子,我应该变一个样子。不被接纳的孩子,无法构建安全感,情绪容易焦虑

  们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不符合预期,特别习惯去纠正,往往是这些纠正”,让我们孩子渐远。

  比纠正更好的办法,是坐下来,拿起一根笔去画一幅画,涂上喜欢颜色,用更科学的方法搭积木把正确事情一次次做出来,孩子会看见,然后模仿、践,最终在己的体验学习

  5

  高质量陪伴,可从日常点滴做起。

  一起做游戏”是互动程度最高的陪伴方式。

  当孩子还是小宝宝每次给他做抚触、唱歌谣,在他视线所及处晃动摇铃,都是在和他做游戏

  当孩子一些,能坐在怀里了,每次给他读绘本,指着色彩明亮的画面讲故事、回答他稚嫩的,都是在和他做游戏

  当孩子能跑会跳,每次跟他拆装具、家家,都是在和他做游戏

  做游戏什么不是重点,孩子专注其中、乐在其中最好状态

  每周或者每个月,都安排一个特别的日子,用新鲜事物让孩子感受与平日不同陪伴氛围。

  坚持每天睡前都给孩子一个故事

  做家务时鼓励孩子一起。参与,能带来感。

  能步不坐车。一起步,边走边边聊,会有许多新发现。

  与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分享他的情绪

  全孩子讲话,重复孩子所描述的事,帮孩子说出他当时的感受

  写在最后——

  比起时间孩子孩子便没时间”,我更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相信孩子,看见孩子,在他做不到的时候接纳他,既陪伴享受功,陪伴面对失败,让他在跌倒一样尊严,在坠入低谷时依然有勇气提灯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闫涵妈妈,ID:yanhanmama2016) 作者 | 闫涵 专注儿童理,做最懂孩子、最尊重孩子妈妈;蒙台梭利育儿践者,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