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文章内容页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6:06 分类:家庭教育 阅读:

  儿时不竞争才胜出

  文/尹建莉

  童年一生一段特殊的时期,一段积蓄一生能量的时期。在提倡竞争今天很多家长孩子童年置于紧张竞争状态这样真的好么?写《好妈妈师》的尹建莉,在其新书《最美的教育简单》中称,童年任务不是向延展,而是向内一个内在力量才能很好地把控己,未来才可能处理好己和世界关系,在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童年竞争忙,则可能对孩子能力理和身体健康都产生严重副作用。

  一直来,我们习惯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认为竞争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有两方面主要,一是分高估了竞争”的正面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什么

  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们带来的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理程度,一个年龄向度。

  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都适宜参加竞争孩子生活不该有竞争他们弱势群,体内能量本身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长。

  竞争一直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儿童竞争却愈演愈烈。希望孩子未来出息,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这个目标本身没错,少年怀有理想从来没有一样。但如果认为孩子竞争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年幼时推动他参与竞争,这错了。

  童年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己独特的任务。小孩长为一个的正常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进化的历程,即”向社会度的历史。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年的时间比小牛要长得多。

  这是然的精安排,它要为每一种有巨潜能生命,留出足够的积蓄能量的时间像麦苗从小绿芽度到麦穗硕壮必须需要时间阳光雨露一样,其间有较为漫长的岁月及严格的、不可愈越的顺序。

  童年任务不是向延展,而是向内一个内在力量才能很好地把控己,未来才可能处理好己和世界关系,在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发展孩子志,让孩子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竞争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际上是短见。

  有这样理的家长往往己的攀比比较重,喜欢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等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比,更推动孩子较劲,较少孩子内在的感受

  当孩子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力量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精力变得越来越羸弱。

  我曾收到这样一封家长来信,写信的是一个二年级学生家长,信是这样写的:

  昨天,我儿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了一张试卷开始眼泪,我为没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我问是怎么回事?他问:妈妈,我数学一考是100分,语文考试怎么考不了100分呢?”,说着开始哭了。

  我用您的方法告诉他,己把试卷订正完,如果全对了,还是100分。可他含着眼泪说,可是在师那里不是100分,今天我们反省什么没得100分。我告诉儿子,没得100分没关系重要的是学东西没有掌握孩子点头好象明白了,但做作业时还是情绪不高,注不能集中在作业上,显得不在焉。我想请教尹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有个好的态?

  虽然信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男孩为了一分之差而流泪,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师要孩子反省什么没得100分”,这真是疯了,家长又在多程度上推波助澜了呢?

  虽然这封信中家长开导孩子的话说得不错,但从孩子的反应可看出,他并不相信家长的话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态度如果只是为了开导孩子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孩子是会听出来的,他不但不相信,反而会更。沿着这样理轨迹一直走下去,十年、二十年后,这个男孩是个竞争力的吗?

  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发展潜力有的感觉他身上有宏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有的狭隘,或有小聪明眼小钻营,凡事很却很无力,内涵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我认识一位年轻他的微博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抱怨情绪总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都是当年经奋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年轻遗传了的智商,小时候聪明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不停地失望,不停地训诫

  现在孩子年了对己不,总想做出个样子看,又力不从,集合不起体内能量,只能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日子如果童年生活处于斤斤计较中,格局从何而来呢?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己的焦虑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孩子早地被赋予竞争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我曾收到一封的家长来信,说他为了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一些关系;同时,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

  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三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眼看着入园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家长给我写信要咨询的是,怎么给孩子思想工作才能孩子愉快入园呢?

  我无法给出答案为给孩子思想工作是在头痛医脚。孩子们在不适宜竞争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中;在尚不具备抗挫折年龄,被搞得理失衡,这怎么能用一番说教解决呢。不可能通说动听的话一个饥饿的不再需要食物,我们不可能通孩子思想工作解决他正常生命秩序被扰乱的困惑。

  让幼小的孩子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卑感和理失衡—始于童年竞争很少有赢家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无力,还有下几方面损害。

  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合作能力正是他的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内涵是友善、宽容等,所培养孩子竞争力,首先培养,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当孩子开始学时他们竞争准备远较对合作准备充足。几乎是从幼儿园开始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竞争为目的,哪怕耍,最后不是快乐而是得名次为目的。

  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学习合作,只是学会了比和争,学会了防范。很多绩较好的学生甚至不愿给其他同学一道,生怕学会了,把己比下去。更多的孩子竞争中产生挫败感,首先己,产生卑;然后不,敌视他

  有位家长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比谁得小红花多,多的表扬少的批评师还要把这些情况通手机短信发送给每个家长,这又地激起了家的攀比

  而他的儿子总是得小红花太少,弄得他在别的家长面前抬不起头,经常批评儿子结果最近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次向师打别的同学的小告,尤其是得小红花数比他多的同学,明显嫉妒这些同学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所有的奖品、分数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发展。”社会理学研究竞争挫折重要来源之一,挫折常常引起敌。所并不是这个孩子出了,显然孩子是被一步步逼到这里的。

  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排除社会环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影响我们当下的却是,学校经常花样翻新地制造着评比,并不考虑这些评比设计的合理性

  例如有一所小学,分早中晚三次对孩子们进评比,评比等级分为五级,从最可”到最不可”。想想看,一个孩子,很有可能从早上的最不可”变晚上最可”,并且经常在各个级别间来来回回地变。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评价却一会儿把他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贬到地下。在这样评价中,孩子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吗?有的孩子学会表演有的我认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乎如果孩子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友善和宽容年后,如何要求他具有合作没有合作能力竞争力又有几何呢?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

  有些孩子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孩子早早停止的发育,小脚穿鞋地努力适应各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是消灭天性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加思索地弃绝内在的愿望,只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

  例如有位学生,他为了不丢掉副班长的职务,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包。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到师的赏识,但这种天性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一定什么地方暴露出来。

  社会理学研究发现,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控制—强迫己吃胡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无解的时,会更快放弃。有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志力储备。”

  生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即使他们在某些时段获得了世俗义的功,但紧绷绷的精神始终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比如有些度吃耐劳”的他们甚至把”和劳”当作生命义本身,把生活任何一丁点享乐都看作罪

  有不少士”,我们发现他并不快乐总是活在焦虑紧张中,甚至有些杀了;或者有些最终放弃曾经最看重的名利态归零,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命似乎绕了远道,才进入正途。

  社会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和一个妄想中的精神,其理机能是一样的,他们都无法和世界建立正常连接,一种病态的方式存在着。竞争后果往往不是打败,而是击倒己。这和哲学家弗洛姆的观点相映衬:懒惰度的勤奋并不对立,它们是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

  在神经病患者中,我们常看到他的主要症状没有工作能力;而在勤奋者身上,我们看到其主要症状是缺乏轻松的享乐和休息的能力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的一个后果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处于生理和理双重发育当中,太精神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理,影响到生理发育。

  已有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它方面,比如皮肤病。

  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值得我们的发现,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暗疮。”哲学家弗洛姆发现,我们的身体对幸福与不幸福的反应,统统比我们识对它的感受更明显。身体比理更不易受蒙骗。这和中国传统医学讲的七情”对五脏六腑的理论是吻合的。

  事上现在很多已察觉到社会竞争理对孩子伤害希望孩子一个童年希望孩子愉快轻松长。但不少只能在孩子尚小,尤其还没上学时这样想。一但孩子上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排名,尤其是经常手机短信群发给家长们的信息—几乎都是各种评价的通很多开始无法淡定了,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压力,一边配合学校孩子施压。

  理由是,现在教育这样不能竞争我们办法有的甚至搬出精子和卵子结合竞争结果这样一个理论,来证明类的竞争必须是从头开始的。

  没错,生命的诞生固然是一场竞争结果一个精子什么战胜几亿个精子捷足先登,并不是为它有竞争识,而是为它强悍,它不需要别的小蝌蚪游得是否比它快,它只管己尽情游,赢家一个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必须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所不要抱怨环境,先解决环境,小环境好了,环境好了。解除竞争压力,制度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靠识来解决己要反思竞争尺度义,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我认识一位电视台编导,她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她给我电话,说她儿子今天放学回家告诉她,学校举办了奥数选拔赛,所有同学参加,卷子上的好难。她问儿子会做几道孩子轻松调皮地回答:一道不会。”这句话不但没让她生气,反而隐隐地感到一种欣慰。

  她说,己太计较孩子考试及在学校的其它排名,这让她和孩子感觉。她一度简单地把这种困扰归咎于社会竞争学校师。后来她慢慢识到这种受害者理很是可笑,其主要是己的焦虑虚荣作怪。放下这些,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许多迎刃而解了。

  孩子考试不好根本不敢跟家长说,现在却能用如此坦然的口气告诉她一道不会”,她形容当时的感觉,不亚于听到孩子说全都会做”。

  亚当·斯密说中的不幸与失调的主要,是度高估各种处境间的差别度高估与富裕之间的差别度高估私职位与公共职位间的差别虚荣度高估默默无闻与声名远播间的差别没错,有一些境状许比其它境状更值得我们,但没有什么境状值得们用太激烈的方式去追求

  如果不是出于审慎的态度,不顾及正义法则一个改变境状的,等于是在所有危险游戏中最没有胜算的那种,并且把全部家当都押在几乎不可能赢的赌局上。

  生活中最不是任何具体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生中,虚荣是一种为。哪里有虚荣,哪里伤害有些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梗。放下虚荣,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本;克服恐惧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无冰炭到胸中”。

  当下乃至未来们比拼的不是竞争识”,而是来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承受能力克服困难勇气等。这正是俗话所说的打铁还需身硬。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孩子,与其着力培养竞争识”,不如培养他的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能力勇气,好品格本身竞争力。

  设想一个孩子体质好,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着名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可谓典型的功”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取得了令侧目的。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经常说我没有对手是我没有对手中有敌,天下皆为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秘诀

  放下竞争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本文要表达的儿时不竞争才胜出”。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