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失聪人陈友明的励志故事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34:24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陈友明己说:刚下岗那阵,我的左耳朵完全听不到声音在不好找工作走投无路时候,我想起了年轻学起的手艺,到西来古镇开了一家竹艺作坊,终于和其他残疾一起闯出一条力更生的生活之路”

陈友明今年四十五岁,他原本是蒲江县塘镇。二十岁左右进了一家竹制工艺厂,开始拜师学习竹编,由于他勤奋好学,渐渐地,他在竹编业里小有名气了。然而,2002年陈友明所在的工艺厂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同当时的许多企业职工一样,陈友明从厂里下岗了,不得不重新工作。当年他已经是三十七八奔四十的了,况且左耳失聪,听力残疾,这种状况在他应聘面试时候屡屡碰壁。现在回想起当初的艰难,陈友明仍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个残疾要想找一份合适工作在不容易,太繁重的呢承担不起,轻松一点的呢板又不会真正是俗话说的高不、低不,难啊!”

这样东奔西走地一段日子,陈友明偶然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消息:附近的西来古镇要重新修缮改造,当地政府要把它打造一个旅游景点。这件事让他念一动:当时我想,旅游来得多了,家都喜欢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带回去作纪念或送,我何不重新拾起竹编手艺,在古镇上开一家工艺品作坊,说不定能走出一条路来。”

陈友明想到做,他把己的想法告诉了当地残联和县残联,当即得到了残联部门积极支持,双方一商量,认为竹编劳动强度不,只要视力、双手没有残疾胜任;如果适当进扶持和推广,可帮助西来镇及周边地区的残疾走上业的立之路,是件好事。

2006年底,蜀雅坊竹艺堂”正式在西来古镇上开张了!2008年5月20日,这个小店正式收编为都市残联扶持的,全市七家残疾工艺品专营店之一,西来镇政府还特在古镇中区域,为这个特别的竹艺堂提供了一间宽敞的店面。从此,一个残疾点亮梦想的竹艺堂走向正常经营的轨道,一天天地红火起来了。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