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麦子《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29:19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毕业来沪打工的民工,会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历程会发现为了一些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有了天壤之别,为我只能农村户口,而城市户口如果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无法在城市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选举权都不如们多。  

可能会问我:"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这次sars好像让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丰富农民挣的少,贵一点东西买不起,所商贩不会太多货。 

农民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农民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类似种族一样的天生的阶层。农民没有现的满足感,为绝多数还在为基本的生存奋斗春节联欢晚会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 

于是我要进城,而且要摆脱我的农民身份,我要通己的奋斗获得生下来拥有城市户口,考学是我跳出农门唯一的机会。我要刻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不知是喜是忧。

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去顾及业余好,学校没有这些发展特长的课程,进入中的第一天起,校长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  

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不是很沉重,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好,去读课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不想那么参加高考,只要绩不是最差的,高三容易地获得保送名额,哪怕绩最差,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学,而那所三流学我可能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不一样如果考卷一样我们分数线一样但是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要2万4千元,再加上住宿费每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  

2003年上"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每年1万元,这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万6千元。6万6千元对于一个城市家庭来说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 由于剪刀差、地少多不规模经济等众多农业仍然是不业。我的家乡在东部沿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平还算比较好。可是现在的农产品收购价太便宜了,除去各种农业种植本和名目繁多的税费,一年劳作剩不了几个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万6千元上学的费用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员都不能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学的权利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不堪全家几近绝望同学我的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学招收的不仅是优秀同学,而且还要有富裕的家长。 

我终于可如愿偿地在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在不忍多拿一分,那每一分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八瓣挣来的血汗啊! 

来到这个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在中学里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都听不懂,这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教,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   我真的很羡慕城市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这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只有考上学,我才能来到们中间,才能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忍受城市同学嘲笑,可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习室,可周末习回来的路上羡慕看着校园舞厅里的对,可寂寞无聊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时候,我能在这个都市挣一份工资时候,我会和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一样一个公民,而我的会为我骄傲他们孩子工作!  终于毕业了,令我想不到的是,辛读出来的文凭,竟然很难找到工作,在上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没有什么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平,认为这点应该够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不能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  

现在舆论号召我们学生创业,真不明白我们这些既没经验的刚毕业学生什么资本创业什么那些浮于事却能旱涝保收的单位里的职工不去辞职创业许所有的这一切都怪我投错了胎,什么我不降生在!  写到这里,我需要声明:我不是来农村,我来一个城市,在上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坐在一起喝咖啡。  

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同学他们永远无法现的夙愿。于是我第一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城市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这个世界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不公平已经存在,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    我在上硕士时候曾经讨论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3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合资公司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  

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斥之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肆批判下岗工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他们己不努力年轻时候学会一门专长,所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可能永远不会相信我本科时有个同学是每天拿着饭盒到学校餐厅里捡吃剩的饭菜来熬年的生活的。 

他可能没有研究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变迁,我们的父辈年富力强时候创造财富本来应该属于己的那部分,在高低消费政策下变了国有资产,继而变了国有商业银千上万亿元再收不回来的不贷款。  糟蹋完这些后,当年包养、包医疗、包住房、包教育的空口承诺灰飞烟灭,留给已经去的父辈只是下岗失业生活无济。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的同龄正在逐渐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决策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这篇文章送给那些优越环境长起来的年轻和很久曾经现在已经淡忘的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做关乎众命运的决策的时候,让这份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坐在一起喝咖啡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