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影响一生的一句话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7 23:49:11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影响生的一句

文/河之洲

戴尔·卡耐基美国现代教育之父,20世纪灵导师和功学师)

他不是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时候卡耐基是个公认的坏男孩。他9岁那年,父亲把继娶进了门。当时他们父子俩居住在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一个小市镇,父亲经营一个小小的农场,家里非常,吃不饱穿不暖,而继则来好的家庭

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的,请注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简直让我头痛死了,说不定他会在明天清晨之前石头,或做出什么别的坏事,总之他会让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料的是,继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继的一席话说卡耐基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快要滚落下来,在此之前,从来都没称赞聪明父亲、邻居、师都认定他是坏男孩

凭着这句话,他和继开始建立友情正是这句话,激励他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上万的普通走向功和致富的康庄道。

沃尔特·克朗凯特(享誉全美的知名主持、记者,被誉为美国主持之父”和全美最受信任”。)

如果什么值得去做,一定要把它做好。”

从孩提时代开始,克朗凯特新闻兴趣。14岁那年,他学校纸《校园新闻》的一名小记者。休斯顿市一家日社的新闻编辑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会到克朗凯特所在的学校讲授一小时的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新闻的编辑工作

有一次,克朗凯特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由于当日有一场同学聚会,克朗凯特敷衍了事地写了篇稿子交了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凯特单独叫到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说:克朗凯特,这篇文章糟糕没问该问的没对他做全面的道,甚至没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弗雷德说了一句让克朗凯特终生难忘的话记住一点如果什么值得去做,一定要把它做好。”

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克朗凯特始终牢记着弗雷德的这番训导,对新闻事业贞不渝,直至2009年7月17日在纽约家中病逝,享年92岁。在美国新闻史上,克朗凯特是一个新闻职业精神的传奇物。

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美国布朗学前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

失去美丽失去健康财富,但决不能失去性格。”

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亲便病离世了,是祖在伊朗的山区将他带的。格雷戈里安的祖是个很不幸的,由于战争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孩子虽然命运对她十分不公,但她并未失去生活。她无法让格雷戈里安上富裕的生活,却给予了他极其珍贵精神财富

为了让格雷戈里安从失去的阴影里走出来,健康快乐长,祖时常告诫他: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无法控制的;第二,是性格,那可是在掌握中的失去美丽失去健康财富,但决不能失去性格为它是掌握己手中的。”

的这番话在格雷戈里安的长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从中吸取了足够的动力,用激励己奋发向上,一步一个台阶地迈向生高地,1989年他当选布朗学校长,1997年当选卡内基基金会主席。

威廉·奥斯勒(加拿医生、学者,是他所在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界物之一”)

重要的是不要去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871年春天,加拿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奥斯勒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他怎样通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儿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活。

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对他的生产生了莫影响一句话。此后,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为牛津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帝国学医的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皇帝册封为爵士。他死后,整整两卷书厚达1466页的篇幅记述了他的一生

奥斯勒在1871年春天看到的那句话是由着名历史学家汤玛士·卡莱里所写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42年后,一个郁金香开满校园的夜晚,奥斯勒在耶鲁学发表了演说,他告耶鲁的学子,要耶稣的祷词来开始每天的生:我们今天需要的粮食,请今天赐给我们。”他在讲演中强调,为明天最好的打算,是对今天工作投入全部的智和热情,这是赢得未来惟一有效的方法

斯科特·汉密尔顿美国前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现为着名体育评论员)

上天给生命是许多分钟,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汉密尔顿的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她十分珍惜时间,充分抓住每一分钟刻学,后来终于为鲍灵格林婚姻家庭系的副教授。

经常对汉密尔顿说:上天给生命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生的那一天开始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此,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亲的影响,汉密尔顿十分珍惜时间,他抓紧每一分钟训练,辛勤的终于换来了丰厚的:他是1981年——1984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子单滑连续四届冠军和1984年第14届冬奥会冠军

退役后,他创立了Stars on Ice世界花样滑冰明星表演团,并为着名体育评论员,经常参与美国CBS电视台和NBC电视台花样滑冰节目的解说。

托妮·莫里森美国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并不在那里生活生活在这里。”

由于幼时家境贫困,从12岁开始,每天放学后,莫里森都要到一户家打几个小时的零工,十分。一天,她工作的事向父亲发了几句牢骚。父亲听后对她说:孩子,听着,并不在那里生活生活在这里—在家里,和在一起,所只管去干活了,然后拿着回家来。”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为形形色色的工作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胸宽广,有的小肚鸡肠,但她从未再抱怨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她从父亲的那番话里领悟到了四条经验:一、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板,而是为了己;二、把握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三、真正生活,是与在一起;四、所做的工作是两码事,该是谁是谁。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