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你需要超越挫折,才能变逆境为机遇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21:40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我这辈子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45岁的华先生说。

我这辈子已经彻底垮了。”

——35岁的罗女士如是说。

上去他们两个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华先生是上一名小有名气的书商,现在每年出书200~300种,年收入数百万元。罗女士现在欠债近百万元,几个债主一直在找她,而她躲在一个家里不敢出门。

但是他们类似的经历

10年前,华先生是上一所名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是学院里公认的学术天才,但他毅然下,贷款2000万元做”。赔了,他欠下了近500万元的债务。这一闷棍敲醒了他,他不再做”的梦,转来做出书这种适合他的。经6年的奋斗后,4年前,他终于还清了500万元的债务和利息。

5年前,罗女士还是广州一个企业主,拥有豪宅、名车和一家小型的加工厂,但为轻信于,在一笔上亏了200多万元。将豪宅、名车和加工厂全部变现后,她仍然有近100万元的债务。无奈之下,她开始起东躲西藏生活一直今天

亏500万元的站了起来,亏200万元的却垮下去。亏500万元的认为我这辈子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亏200万元的却说我这辈子已经彻底跨了”。这,到底什么

对此,国内知名学家许金声教授分析说:这是他们不同挫折商,挫折商高的华先生超越挫折,而挫折商低的女士被挫折吞噬了。”

超越挫折:变逆境机遇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之前,们已熟悉了智商(IQ)和情商(EQ)两个概念,它们衡量素质重要工具。1997年,斯托茨在《挫折商:变挫折机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挫折商。简而言之,挫折一个化解并超越挫折能力。2000年,斯托茨又出版了《工作中的挫折商》一书,从此后,AQ职场培训中的重要概念。

迄今为止,AQ主要是职场培训中的概念。”许金声说,不,AQ不只是衡量一个超越工作挫折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超越任何挫折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研究了这一点美国SBC电信公司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比低AQ员工销售额高出141%。其他研究发现,高AQ员工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显著好于低AQ员工。并且,高AQ的病在手术后恢复得远比低AQ的病快。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而高AQ者却会遇到挑战而兴奋。”许金声说,其次,这两种理机制截然相反。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理防御机制逃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激发他调动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的AQ:控制(control)、归(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由此,斯托茨又将AQ的得分称为CORE。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所谓控制,即在多程度上能控制局势。斯托茨认为我们控制能力我们的控制感我感觉到我在控制局势”。高AQ者的控制感高,低AQ者的控制感低。

即便面临重挫折,高控制感的仍然相信己能控制局势。当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总能透种种消极素看到积极的、己可做主的地方,而决不言放弃。但控制感低的掌握很多资源时候容易觉得势已去”了。

北京学一名教授,当学生们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高抬起头,不做任何回应,而高傲”地擦肩知道了他这个习惯后,绝多数学生都不再主动和这位师打招呼。

然而,一个学生不这么做。一开始,她打招呼后,教授一样会抬抬头,高傲”地擦肩。但这位女学生并不放弃,个子矮小的她会转身来,小跑几步,堵在这位教授的前面高喊一声×师,好!”这样打了几次招呼后,后只要一看到这位女学生,这名教授主动打招呼××,好!”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当教授不理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己和教授一样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为背后一定一个理解的特殊。暂时,她不知道这个什么,但她深信,没真的天生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坚持,她控制这个局面,而事证明了这一点

师不理己,这是一种很小的挫折。但亏了500万元民币,对于没有任何家底的来说,算是重挫折吧。然而,前文提到的那位下的华先生,他并没有这样事情看作是挫折”,究其在于深处的控制感,当时35岁的他深信己还能将生命的旋律牢牢地掌握己手中,所亏了500万元并没有让他陷入恐慌。

斯托茨认为这种控制感主要来识,与己的个经验关系不是特别。譬如,华先生亏500万元之前,并没有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经验,他仅从深处的信念相信己可控制局势。而罗女士,虽然比华先生很多经商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没有帮助她产生足够的控制感。

衡量AQ的指标二:归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生的,这是归

低AQ的倾向于消极。要么,他们部归,将挫折为他环境素,而认为没有一点责任;要么,他们消极我归认为己应为挫折负责,但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被伤害感和无助感。

相反,高AQ的首先主动承担责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倾向于认为己应该为挫折负责。同时,他们会进积极,即相信一定能改善局面。

斯托茨概括说,高AQ的会有这样积极负责感:我认为我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

挫折事件必然有和内部,但进部归经常于事无补,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己,我们最能改变我们己。进我归虽然可能会给己施加太多压力,但这种压力帮助寻找己的弱点,然后进改善。而部归,在挫折发生后会对己说一句这不是我的错”,然后放弃我改善的努力

27岁的阿梅感觉己撑不下去了。3年前,她立志为一名优秀销售经理。但从那时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公司雇用她做销售经理超一年。多数时候,她刚到试用期公司解聘。现在,她几乎彻底对失去

阿梅之所陷入现在这种局面,和她的归方式密切相关。第一次公司解雇给她造了重打击虽然深处知道作为一名销售经理还有所欠缺,但她不敢去做这种我归,她的解决方式是逃跑。既然被这个公司解雇了,她去另一个公司应聘销售经理。被另一个公司解聘后,她再去第三个公司应聘销售经理。她一直没有放弃己的销售经理梦”,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对这些屡屡发生的挫折事件做一次我归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为它暴露了己的缺点弱点。进我归会借此完善己。这样一来,挫折生的一种财富

譬如,华先生在亏了500万元后明白己并不适合”。作为一名下的副教授,他明白己的优势仍在文化方面。于是,他放弃梦”而改做出书这种”。经这样我归后,巨挫折了他中的转折点,最终了他现在的功。

但是,进部归没有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每一次挫折只是挫折挫折事件发生越多,他们中积攒的挫折越多。像阿梅,如果她在第一次被解聘后立即进我归,要么完善继续销售经理梦”,要么放弃这种梦而改做更适合己的工作不会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了。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延伸,即不会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高AQ的,很少泛化,他们挫折的恶果控制在特定范围。他们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

相反,低AQ的遭遇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会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挫折事件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他一个挫折而否定己的一切。

很多会将工作中的挫折回家。在公司里,他们受了同事领导的气,回到家后,他们将郁积在中的怒火发泄到伴侣孩子身上,结果家里搞得一团糟,工作中的挫折感于是延伸”到了家中。最终,他们不去思考什么会这样子,而是空感叹,怎么什么都一团糟。

有延伸习惯还会为一方面挫折而全面否定己。前面提到的阿梅,她每次被解聘后,都会产生极失败感。她会觉得无颜面对,她会在面对异性时缺乏信。但际上,她是又漂亮又有魅力女孩喜欢她的异性很多。但仅仅工作的不顺利,她全面否定了己,这是一种极端的延伸”。

相反,像华先生,损失500万元几乎没有他的生活任何影响。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豪爽地笑,仍然一如既往地享受生活,仍然深信是个魅力负责的好丈夫善解的好朋友是说,他将损失500万元这件事情消极影响严格控制在了工作领域,完全没有让它延伸到生活中去。

迪的一番话是低延伸的典型像一部机器,残疾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价值的。”

延伸的习惯在中学生中非常常见。很多学生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怀疑己的学习能力。之所如此,他们将一两次考试失败挫折感无限延伸了。

斯托茨认为这种泛化习惯是低AQ的根本源头。低AQ的他们不仅无法超越挫折,还会让挫折变得像瘟疫一样,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最终搞得一塌糊涂。而高AQ的他们不仅能超越挫折,还会将挫折感严格控制在特定的挫折事件上,不让它对己的其他方面产生任何影响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耐力,指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会持续多久?”斯托茨认为高度耐力是高AQ的最明显特征他们会把逆境逆境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加强采取动的可能”。

斯托茨认为耐力衡量AQ的最重要尺度,他测评AQ的公式是:CORE=C+O+R+2E。这无疑表明了他对忍耐能力的重视。

,斯托茨所说的耐力并不是盲目的忍受。有些之所将忍受当作己的哲学,只是为惧怕得罪这种忍耐并不是斯托茨所提倡的。斯托茨所指的耐力富有智慧忍耐,是一种基于洞察力上的忍耐。高AQ者之所有较高的耐力,只是为,即便面临着再困难,高AQ者总能看到积极素,他们深信己能渡难关,能掌控局势,目前的忍耐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耐力是基于希望乐观主义之上的。

迪生为发明电池经历千上万次的失败,他这种耐力与他对电池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

相反,低AQ的即便在非常有利的时候会看到消极的地方,并由此产生分的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很容易放弃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