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学会这件事,比奋斗10年更重要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7 23:55:32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周昶帆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前两年非常流,它讲的是一个超出常的异类”要功,在身的天赋努力机遇环境会怎样影响他,其中有些内容讲到时代素。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犹太出身的法学院毕业生,去纽约曼哈顿那些顶级的律师事务所找工作他们是找不到的。

  即使再优秀出身而被拒绝。给他们出路只有去别的二三流律所打工,或者己合伙创业,但都是一些顶级律所不要的

  四五十年代主流商业社会企业间的恶并购非常反感牌律所不接这样的案子,转给了那些二三流”的犹太律所。

  但到了七十年代,这些牌发现,再想进入这个领域,时机已经晚了。

  经济全球化,的日本、欧洲企业参与竞争,新技术新消费趋势的出现,企业间的并购越来越频繁,美国主流商业社会对此看法改变了。

  头子们已经不属于新时代了,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时了。

  而那些犹太律所,则借此趋势爆发长,包揽了曼哈顿排名前三的位置

  像国内所说的风来了,猪可能飞上天”,时代机遇让那些犹太律师们登上了浪潮之巅。当然,他们本来优秀

  产业发展常常是像波浪一样,一波一波趋势袭来。

  一个趋势来了,然后变了天,延续几年,又变了新的常态。接着,再来一波新趋势继续改变如果抓住了变化的趋势抓住了时代赋予机会

  眼下,在互联网业中,媒体、直播等等,还有前一段时间下棋战胜类的工智能,产业内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新的趋势,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身边了。

  那些会写作的转身一变,变媒体,做公司团队化运营。像网红咪蒙,去年的广告费用已经达到50万元一篇。

  而之前,她只是《南方都市》的一名编辑,对文学有深入的研究。

  直播则孵化出了很多网红,风口改变了一批普通主播的收入。至于工智能,将来在淘宝上对话的一个机器,它像一样扮演客服角色。

  即使去国电商网站买东西会很便利,工智能完全能替代翻译。而无驾驶汽车已经路上测试了。那,将来是不是有力会被替代掉?

  其未来已来,它只不没有平均分布在世界上。

  企业家、包括政治家、学者,可说,这些精英们都会有前瞻性眼光,都强调视野的重要

  现在有一种论调,说是不要质量勤奋,其强调是要抬头多看看天,多看看接下来的发展趋势,要为未来准备,要让当下有危机识。

  一个地方呆久了,又常做重复工作往往习惯把一年经验用五年当做是绩。其他们学习时间上是稀缺的,在深度思考上是稀缺的,等到变了天,束手无策了。为,已经青蛙变懒了。

  最近中年危机话不是热起来了吗?其年轻变得普遍焦虑的。再有,华为裁掉35岁不能再跟着企业一起长的员工,这事热起来了,为了标志性事件。

  中国宏观经济今后将进入低速长的L形”新常态,头部企业已经敏感认识到了。而那些充满稳定企业终会市场竞争,要么动起来,要么死去。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稳定只有不断走出舒适区规划未来把握趋势才能增强己的力,努力走在败的列上。

  风险投资思维,这一群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他们要经受考验的核能力是看趋势、看未来

  他们投进去百上千万美元给早期的滴滴,给早期的摩拜单车,是笃定未来趋势会是这样希望他们长为将来的阿里巴巴。未来是不确定的,那要深入的研究,去调研,去把握性,去琢磨商业。而风险则是巨的,当然,可能会有损失。

  五年后的趋势,这云、化腾他们所想的。

  普通把握不了五年后的趋势但是理性分析一下下一个热门是不是真的热门,看看那些优秀才的流向。在业和换工作时候,可提前判断和规划

  比如互联网业,所共知的是朝阳业。但下一步,传统经济互联网化,那些既了解传统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才必然会更受欢迎

  而一个会计一个法务、一个HR,什么业都需要这样才,是可做出己的选择如果同等条件,是不是可选择一个发展迅速的业?而不是活少和离家近的?

  如果安稳,到最后没有绝对的安稳安稳着到最后绝望和被杀死的不甘,那会伴随中年危机反复折磨己。还不如随趋势一起,相对更安稳真正要着眼的是未来发展长。

  Facebook的COO 桑德伯格在选择工作时,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适用于我们每个

  在上学时,她是非常棒的学生毕业跟随导师进入美国财政部,而当导师任期结束后,桑德伯格考虑加入企业之时,Google的CEO施密特给了她一个建议

  当公司迅速发展,正在产生影响时候事业有了。如果能有机会得到在火箭船上的工作别问是什么职位了,跳上去再说。”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陆陆续续配备计算机。1967年,比尔盖茨转入西雅图湖滨学校

  那年,普遍富裕的家长义卖出了3000元美金,学校决定建了一间电脑室。由此,比尔盖茨电脑编程开始兴趣了。他走在了一代的前面。

  但看看眼下硅谷公司的创始名单,还有那些中坚力量他们几乎都是60年代末70年代上班开始接触电脑的,并且为之着迷,疯狂练习,攒够了一万小时的经验家。

  个电脑时代开启让硅谷一代崛起。格拉德威尔粗略统计了一下,基本上,他们是在1954-1956年之间出生的。而互联网同样让一批中国美国的70后、80后一拨爆发

  趋势和潮流几年一变,但每一代有属于每一代机会一生时代机遇机会会有3-4次左右,上学、选工作业、跳槽创业与做、转等等。

  而正是这些选择决定方向决定将来什么样的选择并不是无限的,并不是臆想的能撞运、明天可能会碰上。

  不去思考它、把握它,它才不会呢。

  作者简介:周昶帆,前身财经记者,现创业,个公众号:北极光阅读(ID:kanbeijiguang),一个关于思维职场长、学习的公众号。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