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一万元起家做到资产五千万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0:31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初见张少斌,目光容易他的两道浓眉吸引。

从1992年的处长辞职当个体户,到今天的集团董事长,从1万元起家,到今天名下企业资产5000万元,背后应该有一段传奇。但他说:企业家做出来的。算是我运气好,一干了。”

采访中,50出头的张少斌与记者言笑甚欢。我总是说,要不干,要干干好。”说这话时,他变得严肃起来。

探军情”:在店门口连站7天

张少斌原是武汉市政府部门的一名处长。1992年,他横下一条辞职干个体。

当时,他听说市场上窗帘卖得好,特别是一个叫肖文华(后来被称为武汉的窗帘王”)的。但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他坚信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我用的是笨办法。”张少斌站在肖文华的店子对面一连观察了7天,数进出的,看手上的货,还跑到店里,顾客身份跟营业员侃山---结论是,卖窗帘有搞头!

他最早是在江汉路搞了个门面,凭着1万元本,从杭州进面料,在武汉定点加工、批发,做得蛮顺。他不安于本分”,又到襄樊、十堰去设点,十堰的点一年卖200万元,武汉的点能达到400万元。”

但到了1994年,汉正街卖窗帘的已经铺天盖地,市场开始乱了,面料向低档发展,张少斌决定

做西裤:每个环节都摸熟了

这一次,他瞄准了西裤。

他故伎重演”,在司门口九通商厦的西裤卖场泡了一个星期。这一次,他给了营业员20块,后者乐得指点他,哪种牌子的西裤卖得好,顾客看中产的每个环节都要插手”。即使是今天,他那间宽的董事长办公室依然很像一个工作间:三排活动衣架,挂满尚未面世的新款。晚上静下来了,一个琢磨琢磨虽然现在不用事事,但每个环节都熟悉,哪个地方不对头,能看出来,说得出哪里。”

搞服装:瞄准第一名了”

1997年,有了资金的张少斌立了武汉丹琦服饰公司。他说:衣食住,衣始终是第一位的。”

起初,丹琦是汉正街货商需要什么什么,但在细节比较讲究”。张少斌说:汉正街的板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而我不管多便宜,要在这方面下点工夫。最后是我占了便宜,为哪怕只比一点的名气打出来了。”

1999年,丹琦进入品牌的阶段,在全国市场网络办法还是蛮简单,凡是‘红’到的地方,我们去。”这是张少斌的瞄准第一名”理论,不管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好的经验通通拿来”。

张少斌用他己的营销手段,使丹琦慢慢站稳了脚跟。

盘机械:小民企兼并国企

2002年底,张少斌着手组建集团,搞多元化经营,此时,他的胃口已经”了。连年亏损面临困境的国企武汉汽车传动轴厂,进入他的视野。

只搞服装太单一了,必须多几条腿走路。”张少斌说,机械工业是国家的命脉之一,没有机械的发展很多业将寸步难”,好像汽车没有传动轴一样。”

事情3个月解决了。2003年7月,丹琦正式兼并武汉汽车传动轴厂,改制费用花了1650万元,而后者资产总额为2257万元,负债总额为1963万元,净资产为294万元。

1650万与294万似乎很不对等,但这正是张少斌的事风格:一旦看好,不惜重金拿下来。”

今年,新生的武汉丹琦集团万向联轴器公司高速运转,产值是去年同期的4倍上,工工资去的2倍多。这是改制的魅力。”公司生产部长冷厚庆说。

目前,丹琦集团的四主业---服饰、机械制造、医药商贸、房地产均已走上正轨。张少斌花40万元请来了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纵横,为丹琦进管理体系设计他的设想是,3到5年内产值亿元。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