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贵州德江中药材天麻成山旮旯人安家立业的产业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0:45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眼下,贵州德江县迎来了天麻收获季节,家住高山镇鸟溪村的种植户田茂朝,早已按捺不住。为等到采摘完毕,他打算买入一辆小轿车,和现在手上的摩托车各司其职”:轿车进城、摩托进山。

记者走进村民田茂朝的家,他穿着雨靴,准备进山看管天麻今年10万元的‘天麻要到手了,每天必须进山检查,害怕野猪破坏。”他话语中掩不住将迎丰收的激动和喜悦

德江有着中国天麻之乡”的称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天麻品质市场走俏。经40多年发展天麻产业闻名遐迩。尤其是近年来,通量科技投入,野生天麻驯化为家种。加上贵州坚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优势产业,德江天麻更是发展

德江县高山镇阡丰村村民冉启华和天麻已经打了40年交道。去年,他种了300平方米天麻,一年下来收入6万元。近年随着天麻基地、合作社逐步兴起,他每年又增加了两三万元打工收入”。

村民肖永培一家依靠种植天麻培养了两个学生。前是点煤油灯日子到何种程度,想都不敢想。想用玉米将肚子填饱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供养出学生。”他说。

去的高山镇阡丰村,交通极为不便,们赶集只能靠步,并且还要带着手电筒。前,们都说要想富住低处”,现在不一样了,们都向往高山,要想富住高处”。

在鸟溪村,茂盛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4个村发展今年解决了100多村民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田茂举介绍,目前正在建加工厂,今后打算延长产业链。去,出务工的们一年到头能结余千把元。如今,德江依托天麻建起10家专业合作社,6家加工企业,当了几十年的千元户”摇身了万元户”。

项目扶持、园区带动,贵州中药材产业很好地发挥了脱贫效应。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覆盖农户达到163万,其中贫困口超65万,带动100多万农民参与发展现增收。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治州石漠化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岩石裸露,难发展种植。满山石旮旯,缺少泥巴;只见姑娘嫁出去,不见媳妇来安家”,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是去黔西南义龙验区德卧镇生态环境写照。

近年来,当地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山旮旯活一天一个样。德卧镇井村村民陈洪告诉记者,上述民谣如今正在被另一首民谣所取代:石旮旯种金银花,一家小全靠它;又好看来又找,金银花变金娃娃。”陈洪今年发展了15亩金银花,每亩产600斤,平均10斤晒3斤半品,半品单价10元。

当地村民符治和将金银花和石斛进套种,发展500余亩,带动20多户村民致富发展中药材解决了不少村民业,男工每天80元工资,女工70元。”他说。

中药材产业让贵州部分山区群众有了甜蜜事业”。据记者了解,贵州计划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年产量达到280万吨,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