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二次创业失败者自述:确实死得不冤的事实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0:48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我介绍一下,我去是一个创业者,不只一次创业,有创业经历失败创业经历希望从正反面两个方向家带来一些独特的思考启发

第一次创业

2003年,我创办了一个开发者社区,叫JavaEye社区,是业余的方式在运营。到2006年,网站的影响已经了,我觉得应该把它当作一个事业。于是,我开始创业运营JavaEye网。整个社区发展很快,到2009年底,从流量、影响力、用户量等方面来看,JavaEye社区已经是国内第二的开发者社区网站了(当时第一是CSDN)。在2010年3月,正式被CSDN收购。这是我第一次创业经历创业了三年半的时间,那时候没有融资但是放在10年前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我带领一个团队,从上搬到了北京,担任CSDN的产品副总裁和CTO,负责线上的产品研发和运营。但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还比较迷茫为从2010年开始,刚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我是CSDN的CTO,每天要处理量的公司事务:开会、协调工作、招培养才、部门PK等等,我感觉己陷入了太多义的事情当中。同时,我看到很多身边的朋友,那几年发展得很好,我里非常不甘,总想去创业

第二次创业

2013国庆节,我从CSDN辞职,出来后开始二次创业。从201311月到2015年6月,我接连做了三个创业项目但是失败了。到2015年8月,我加入丁香园,负责产品和技术团队。接下来讲一下,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失败的二次创业经历

第一次尝试

为之前我做了10年的社区但是发现在移动时代社区没有被很好的移动化。同时,我对微信比较深的研究,于是,我判断基于微信社区一个有庞需求的创业方向。我己是做研发出身,又创业,属于草根创业者,对产品、研发、运营都比较懂,当时资金比较充足,我拿了400万的天使投资。当时组织了一个4团队:1个产品经理,2个研发工程师:一个前端一个后端,再加上我己,感觉一个小型精英创业团队。只用了4个月,产品做出来,结果发现产品不

什么我们微信社区的同时,腾讯收购的Discuz团队做了微社区的产品。Discuz微社区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差得很远,我们的产品从用户体验和产品功能各方面要比微社区很多倍。但是微信已经是入口了,如果微信里面再做社区没有多的入口让用户一次点击进入如果入口的路径于复杂,用户是不太可能使用这个产品的。我们己判断产品方向,在产品开发已经完毕,没有正式上线之前,直接Close了。

之后我们思考一段时间,能不能一个比较简单办法寻找入口?当时,微信公众号又推出了新功能——服务号的模板消息:当有特定事件发生的时候,可向用户推送消息,而且模板消息的发送量很高,每天最多可发十万条消息。于是,我们针对模板消息又做了一个设计,完全是模板消息来驱动,让整个社区交互。但是,做出来之后,发现还是不际上,在2016年,比较火的分答、弓、值乎,微信服务号模板消息方式来驱动用户使用的,充当了快速入口。

我在很早之前认识到模板消息的用法,但发现还是不社区本质上是让用户之间交流。而微信的对话模式微信群的交流方式已经足够简单如果要在微信里面用公众号来现用户交互功能,哪怕使用模板消息解决了入口难寻的,用户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如微信本身更高效、更便捷,用户还是不会去用的。

看到,除了口袋通、有赞这种腾讯扶持的微商城相对比较,在微信生态里面做社交应用应该说没有功的。当然微信里面做内容创业很多做起来的,但是我们认为,移动时代社区形态很难有超越微信群的存在了,如果微信里做比较复杂的应用,很少会有功的案例。这次方向错误项目搁置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

一个项目close之后,我有个朋友想做一个亲子游项目。同时我发现,很多程序员平时工作很忙,周末希望妻子孩子参加亲子游活动,特别是在江浙沪地区比较注重家庭的白领,这种需求非常旺盛。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他做联合创始CEO,我是联合创始兼CTO,还有一个联合创始兼产品副总裁,总共三个联合创始团队开始有20多个,做了一年之后,发现还是很多。最主要的是创始团队磨合不好、发展方向有分歧:CEO希望现OTA平台模式,而我和一个联合创始见相反,认为OTA模式不适用于强调个性化的亲子游,应该更多尝试社区方向最后,我跟另一个联合创始退出了。这是第二次尝试

2013年到2015年,VC投资了几十个亲子游项目,但没有一个跑出来的。

第三次尝试

虽然不做亲子游,但是亲子方向还可尝试一下,于是换了一种方式,做亲子达的共享平台。2015年Airbnb和Uber非常火,提出了共享经济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在亲子领域是有一定基础的:很多城市的70后、80后白领,经济收入比较好,可能丈夫上班妻子是全职太太。而这些全职太太至少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我们称之为高知闲散社会资源我们在想,是不是可把这些高知闲散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呢?于是我们尝试了亲子的共享经济平台结果融资失败

在2015年刚刚这个项目时候,有投资兴趣,但被我拒绝了。当时,我考虑的是,先把项目做起来再融资,估值才好谈。2015年6月我们出了一些数据:包括用户转化率、单率、复购率,客单价等,数据都还挺高。这时候再去融资,发现最好时机已经去了。

为,2015年5月底A股暴跌,之后整个资本市场冷却。而且,在线旅游包括亲子游的很多项目比较失败投资业对亲子领域的态度已经转冷。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谈投资非常困难了。我记得清楚,当时有个投资对我直言不讳的说:其这个团队背景是很强的,但是亲子现在显然不是风口,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做好这件事,什么不去做更容易跑出来的方向呢?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创业还是要顺势而为,寻找合适机会,所close了这个项目

我复盘

2013年底到2015年6月,三次创业项目失败。但站在今天去回顾一年之前融资失败的事,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如果当时融资功,我可能会长期被这个项目牵制,而没有办法脱身,这对我来说可能是更坏的结果但是时候我还是不太能够接受,很不服输,什么

首先,我在2013年10月离开CSDN,随后开始创业,2014年的资本市场非常火爆,很多创业项目拿到很多,凭什么没有做出来?

第二,身边很多朋友做得非常功,我能力不比他们差,什么能够功,我什么不能

第三,很多是初次创业很多项目发展节奏好,一年可拿三轮融资什么我拿不到?

当时这个残酷让我很沮丧不能接受,所我要反思。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反思到底出在哪儿。

首先,依次分析所有项目看看哪个地方有

第二,找朋友聊天,特别是创业比较功的朋友,我没有挫折,在他面前剖析己的失败很不容易

第三,请VC朋友分析,拜访优秀的新兴创业公司看看家是怎么做的。

我复盘之后,得到一个结论,我确死得不冤。

第一、我首次创业是2006年,已经去七八年,当今的互联网创业打法,跟当年化腾、创业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在10年前互联网业不是显学。那时候家更希望企、跨国公司,譬如IBM、微软等公司工作,这是更好的职业选择。至于说去互联网公司家从未想。当时,互联网还不是社会主流所认可的业,还处在拓荒期,所没有那么多精英投入进去。

但是10年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太多聪明进入互联网他们要么在投资创业,要么在创业社会的精英吸引到这个业里。现在,互联网业的薪资很高。在这个情况下,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10年前

相比10年前我的能力更强、脉更广、拥有资源更多,但是哪怕让我再复制首次创业JavaEye开发者社区功,我很难做到了,个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落幕了。

第二、选择创业方向是很重要的。我之前二次创业的三个方向选择都是的。事证明,我选择创业方向,至今没有跑出来的产品。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方向选择错误,说明这个至少在创业方向上不够敏感只能怪能力不够。

第三、我在二次创业时候没有组建团队。这是我个做事风格上的局限。我觉得己方方面面都很强,什么都可做,从产品、研发、运营、市场推广,包括销售但是现在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需要负责PR融资、专负责公司内部治理、专负责产品,一个是无法包打天下的。

最后,在融资方面,我没有做好。现在,融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融资已经创业关键素。

总结一下:

第一、创业方向创业时机选择重要首先,可能10年前创业不太需要运气只要埋头做了。现在只要是看起来还能挖出金子的土地,肯定有一堆聪明拼命挖,整个互联网创业领域,很难找到一些竞争态势去不一样了。

其次,10年前,到处都是空白领域,做的是增量市场,提供新的服务,可吸引很多用户。现在整个互联网版图几乎被瓜分完毕了,很多服务都是存量市场,要从手里抢夺用户,非常困难。用户习惯一个产品之后,要让他适应新产品,付出本是非常巨的。

再次,现在互联网流量已经被彻底垄断了,这使得流量获取的本非常高。

,要强调一点功的创业者,往往容易高估己的个努力,而忽略趋势的推动,这其中包括我己。2003年我做开发者社区时候,主要是在国内推广开源软件。在2003年之前,程序员都是用商业软件,而2003-2005年是由商业软件转到开源软件的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一个发展趋势,所JavaEye一下做起来了。

此,很多创业者只是为在合适时间踩对了合适的风口,再加上没有致命错误,可运气分很,而不是为个能力强。

第二,互联网需要抱团,这点很重要。譬如我现在在公司,有时候参与一些腾讯内部的交流讨论。创业公司发展中,如果有前指点需要再去探索,否则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而浪费时间致命竞争对手可能已经跑到前面去了。

第三,创业团队还要互补合作作为一个技术创业者,如果创业时候,还没有一个好的合伙,说明创业条件没有准备好。而是应该创业之前,基本搭建好这个团队。组建合作互补的创业团队本身是创始的基本能力

最后,「Move Fast or Die」,这是反传统观念的。总是好的产品要慢慢打磨出来,但放在现在,10年前一些优秀的慢公司最后都败给快公司。2006年,当时国内著名的Web2.0公司众点评网、豆瓣、百姓网。而现在,众点评网被后起之秀美团收购了,百姓网是跟58同城拉开了巨差距,而豆瓣慢慢没落了。

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只要不够快,可能已经结束战斗了。这是很可怕的。只有融资速度非常快,快速一个独角兽,快速在细分领域一个垄断者。否则,只能被低价并购,或者创业失败

技术创业者的建议

最后技术创业者提一些建议

第一,要拓宽己的脉,储备合伙资源、VC资源这个非常重要。相当多的可能在创业时候,才由VC介绍一些合伙,介绍一些关键资源如果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业会议,扩己的社交圈,好让变得更Social,认识各个领域方面的牛,有足够的磨合这样创业会更顺利。

第二,应该避开存量市场,寻求增量市场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