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大器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7 23:56:40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佚名

  70年前的中学生进入学的第一天,能够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今天清华学的学生阅读美国学生的数学课本还有语言障碍。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今天硕士生,不如70年前的中学生

  70年前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个小时学英语,一年而能读林肯传;今天教育,是师辛、满头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个小时学英语,7年而不能安徒生

  那时候培养才的效率,与犹太相比都毫不逊色。西南联几千留在陆的有118为院士,去了台湾的器者并不比留在陆的少,去了美国的有世界级数学家陈省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及一美国一流学的教授;燕京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招生300多,1919年创办,1952年结束,历时33年,前后共计9988位学生,产生了33位院士,91位学科奠基

  今天学生,从6岁步入校门,到二十一二岁毕业一直都是考生——一个忙于做而无暇读书学生不可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念书是修路,读书是走路。

  用读书方法念书,用走路的方法修路,必然失败。许多甚至有些师,明白念书与读书不同

  犹太格言说:学习重复。”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 0 1遍肯定比念1 0 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价值

  《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着。

  在中国,把《三国演义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遍的很少,只有三个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读了100遍。

  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没有一个器。犹太一本书读了100遍,器。

  什么一本书读100遍,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什么一本书读100遍的都能器?

  念书,重复

  重复类语言的规律

  尽管英语单词数量巨,百万之众。1000个常用单词的重复,构任何一份纸、书刊、试卷、90%的文字;1000个常用单词最重要掌握这1000个单词掌握了英语90%的天下,这是四两拨千斤。2000个基础单词的重复任何一份纸、书刊、试卷、95%的文字。

  2000个基础单词是铺路石,念书是把简单事情重复做,用铺路石把羊肠小路铺高速公路。

  念书,念书重复,念书是循环,念书是铁杵磨针的功夫,念书是步入会、熟、精、绝、化”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

  200小时的朗读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读书

  70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100遍,恰好是200小时的朗读,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0本英语小说,200本500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00小时的阅读中国所说的万里路,读万卷书”。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