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真正限制你变强大的,是你的内心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7 23:57:02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傅盛

  去年年底,我独,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个差别究竟在哪?之间什么会有差别?我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

  后来,我在机场看到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有戚戚。我一般不看学的书,事上我认为这是一本学的书。作者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发现,有时候限制是限制本身。认为做不到,真的做不到;觉得己可真的变得

  没有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部分来的不安全感。

  我认为安全感的本质,不是真的安全,而是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每个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安全感的奴隶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的。追求安全感是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真正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很多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很多困难我们很多才不觉地变一种受害者,这叫受害者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一种受害者态。遇到困难时候总会觉得世界公平,充满了各种作者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一个受害者最愿去的地方。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的第一个法则叫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一切都不关我的事,不是我的错。如果一个孩子没学好,问起来,受害者会说,不是我不好好学,是师讲得不好;如果一个任务,却受到上司的质问,受害者会说,不是我的,这是客户太挑剔美德都是他的错误都是社会的。

  当然,他们没做太多事情作者书中提到,受害者需要什么他们只要不断地倾诉和编故事好了。但在于这个故事开始,后来慢慢开始,然后慢慢相信——他生活一个板严苛、不可师不好的世界里。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己有多难,其那些所谓的难”,在我面前根本不用比。我们创业时候多难呢?那个时候为要赶工作,我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下了汽车之后,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边哭了好久。

  但是每当我说到这儿时,他们还有一招,他们会说板,所应该的啊。这是蛋和鸡的。难道我从第一天开始板吗?这又是个万能的破解法。

  总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个做不好事情,绝对不是个能力,而是这个事情

  受害者天堂的第二个法则更进一步了,叫做坏事。

  在职场中,很多每天不努力工作安理得,什么呢?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板太严苛,太不理解我们,所这样OK了。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辛辛监狱中,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己是他们会为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他们坚信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很多做坏事的拥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经,我当部门经理的时候,我会告诉组里的,跟着我很,要是觉得不舒服一个机会,但只要留在这里一天,要对得起己的每一天,别说对得起这家公司首先对得起己。还有什么己的时间更宝贵呢?所谓的为公司干,不是为努力吗?如果这个都想不通,还安理得,不如己找一个舒服环境

  事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会让舒服得一塌糊涂环境必须己不断变得,去勇敢面对这个世界

  受害者天堂的第三个法则叫: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是比惨。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凄惨故事会。这种凄惨故事会,不只是存在于余饭后的谈资,好像整个社会都变这样。比如,好多电视台都有一档或好几档节目在讲述谁比谁惨,收视率还相当高。这些节目的都会找到安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惨的事情每个都在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作者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失恋了,的女伴会集体聚集来陪喝酒,说没有一个东西如果上午板骂了一顿,会很快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小队,他们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务是一起讨论板有多残酷(我知道己被讨论多少回了);如果孩子不小摔倒在地上,哇哇哭,家长不会责怪小孩没走好,会打地板说,地板错错错,小孩子地笑了。

  我们这样一个天堂里,居然浸泡其中,慢慢习惯,然后沉浸,开始分享。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帮助一个生病之后觉得可能会看望他一样他们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这个社会是不那么公平,但这并不影响社会快乐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一个受害者变一个掌控者呢?

  不妨先进入一种思考:不管什么情况,都可负全责。只要做得更好,甚至可一种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事情重新倒退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改变能否做一个好的结果呢?如果答案是Yes,那么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答案是No,那认为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

  回想创业时候我和同伴经常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做好,哪件事情还可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认为是个简单,后来跟很多交流,发现这个并不容易为很少面对被否定的己,那个程很需要不断抛弃去的己。

  经历的所有的事情,其都是财富

  这让我想起,柳传志写给杨元庆的那封信,当一个火鸡时候不会认为比他。这时候反思一下,我真的做得足够好吗?

  这个世界是这么不公平做得只是好一点是不认的。必须一只鸵鸟,比那鸡多的鸵鸟,到那个时候,所有才会说好。

  如果觉得世界公平,可能本质上还是不够没有做得足够好。

  其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与其说智商的差异,毋宁说思维的差异。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规则,无法改变己的去,但至少可改变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态,改变己对于去的看法,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重新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总是掌控什么。谁没有,谁没有纠结呢?除非的受害者模式深深陷入抱怨怜之中。只要一种掌控者的态,去重新面对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幸福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