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藏族传统手工艺打造一尊佛像卖1.5万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1:23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达孜县白纳村域手工艺园农民合作社内,摆放着各种未佛像

中新网拉萨12月20日(记者 宋宇晟)一尊18公分高的佛像定价可达到1.5万元,一年纯收入达七八十万元来吸纳了7户贫困家庭的待业青年业。这是记者19日从拉萨达孜县的一家合作社内得到的数据。而对当地106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来说,像这样有藏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为他们提供了脱贫致富的独特路径。

19日,记者随冬西藏”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拉萨市达孜县。该县白纳村域手工艺园农民合作社的负责念扎告诉记者,这里生产都是纯手工打造的铜质佛像

在厂房内,工匠们席地而坐,沿用着传统工艺,一点点敲打着手中的金属。

记者注到,在这个792.74平方米的厂房内,到处摆放着各种未佛像工匠们席地而坐,沿用着传统工艺,一点点敲打着手中的金属。最终,这些铜片将被制作一尊尊鎏金佛像

念扎说,这尊还未的、18公分高的佛像如果一个手工制作至少需要一个多月,而其品的定价可达到1.5万元。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念扎指着一尊还未的、18公分高的佛像告诉记者,如果一个手工制作这件作品至少需要一个多月,而其品的定价可达到1.5万元。如今,合作社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不仅如此,这里制作出的佛像还远销全国各地。

念扎坦言,前来订制手工佛像的订单应接不暇,有时候甚至要放弃一些千万单子,为根本忙不来”。火热”的经营状况让这家合作社带动了当地业。

目前当地有17我们这里业,其中有7于当地的贫困家庭。”事上,念扎所说的情况在达孜县并不鲜见。记者了解到,在达孜县还有4、5家像这样民族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像这样有藏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为达孜当地产业发展贫困脱贫提供了独特路径。

达孜县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展示的品。

达孜县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该县第一个民族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同时西藏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这家合作社主要制作布塑羌姆面具、布塑佛像、红珊瑚面具和藏戏服饰等具有藏族传统特色的产品。

相对于打造铜质佛像,制作面具容易学习合作社内的工匠告诉记者,一般一年掌握制作面具技能此,合作社允许当地的贫困户在这里边学手艺边做工,每月还会发给在合作社学徒的工匠2500元内的工资。而一名熟练掌握制作面具技能工匠每月可拿到5000元或者上的工资

达孜县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厂房内,工匠正在制作藏族特色的面具

达孜县扶贫办副主任童晋美还告诉记者,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在这里会转化为贫困户在合作社的股份,这贫困户每年获得稳定的分红。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连续两年给60户贫困群众分红24万元。此,2017年这家合作社还将增加20的用工需求。

童晋美认为,像这样发展具有藏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产业,完全可达到双赢的目的。他说,这样既可保护当地藏族传统手工艺不失传;另一方面能够通这些产业带动当地贫困脱贫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