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要什么,自己去挣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7 23:59:01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薛涌

  我为号召中国发展高密度城市、小户型住房、使用公交,最近在微博上遭到一些80后、90后的围攻。家众口一词地质问:教授,凭什么美国房,却要我们住小房?”

  我忍不住回嘴: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中国不是加拿一般中国要住小房。喜欢去加拿。”

  其,更不中听的话我还没有说:什么我可房,只能住小房?为我在美国当教授。年轻什么都还没干,凭什么轮到房?”

  有些网友概听出我的之音,留言说:许很辉煌,但不是谁都有这样能力,但难道他们不应该活得有尊严吗?”

  我只好告诉他:我无论在国内在国,都并不辉煌,至少在物质上是如此,追求物质不是我的生活目的。不中国这么点土地资源,有这么多如果能力一般都非要住房才有尊严哪里去找那么多土地?

  我们夫妻,从中国到美国都是一路名校上来,从复旦一直到耶鲁。这是部分没有幸运奋斗结果。在许多眼里,这算挺功”了。但我在48岁没有拥有住房,没有房。事上,在我43岁前(即女儿5岁前),都属于蜗居一族。读书最后几年。一家三口挤在纽约的小阁楼里。夏天的酷热,使放在壁橱中的蜡烛都化了,现在想想还如同是昨天的事。我们没有觉得没有尊严。我想不明白我们40岁时在美国这样日子不觉得委屈,怎么现在的年轻受不了呢?

  记得读博士时生活最宽裕的一段时间,是我们夫妇携着刚出生的女儿在日本研修,那是1999年至2000年间的事情。如同许多中国的留日学生一样,到了日本才知道日本居然住得那么挤,我们当时住了一套概50平方米的公寓。日本客来了都非常惊讶:怎么能住这么房子?”我们住的那栋楼是美国学联合开办的日本研究中”进修生的宿舍,房子理由之一,是地段很差,在无家可归者救济中隔壁。乃至一天半夜一点钟,有位醉醺醺的无家可归者来敲我家的门。到一般日本家里访问能看到:他们住的往往中国许多中产阶层家庭要拥挤得多。而当今日本的均GDP超4.5万美元,中国还不到5500美元。

  再看看波士顿,属于美国最为先进的高科技城市之一,中等住户(包括单身)的年收入超5.5万美元,口才60万。密度比起中国城市来小得多,土地资源多得多。但是最近波士顿在兴建30平方米的小户型。这还是针对年轻专业阶层的,其目的是想将租金控制在每月1200-1600美元,让年轻有立足之地。设计者称,这些刚起步的专业阶层,经济能力有限,何时精力旺盛,一天到晚在创业社交回家是睡一觉而已。他们需要的不是昂贵的房子,而是降低奋斗本。事上,年轻特别欢迎这样安排如果有位刚从常春藤毕业的后生对着我这年半百的教授说:凭什么住250多平方米,我们30平方米?我的尊严哪里?”在美国社会家恐怕会觉得这样有点神经病。

  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富裕,从底层奋斗。从一无所有起点奋斗还是王道”.失去这种精神社会失去进步动力。这倒让我想起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的一句话:所有的中年功者,如果可能的话,都愿己所有的和金去换回当年那困潦倒的蜗居生活。”年轻时代生的幸福和美感所在。失去了对这种东西感受能力失去生活

  当然,我不希望一个80后、90后的概念打倒一代。事上,在微博上有不少年轻一代支持我,恰恰是他们告诉我:同龄中确太多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父辈给他们。在我看来,国内当长辈的应该胆地对后生训诫:孩子,还没轮到。要什么己去挣!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