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女,不是你说的那个“富”
不知从何时开始,女儿要富养”竟然成为一句备受追捧的育儿圣典。
剧中,宋思明东窗事发,郭海藻没了子宫,海藻母亲曾有一段点评式台词。
她说:俗话说,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
再后来,我见到的妈妈越来越多,我发现,她们可能资质不同,家境不同,但她们都是富养女的坚定支持者。
她们的确是这么做的。
喜欢的要买,邻居有的要买,同事有的要买,亲戚有的,也要买。有钱要买,没钱要买,缺的要买,不缺的也要买。还要带孩子学艺术,学舞蹈,学英语,搞特长,买好的,买贵的,买进口,买天然。
最后还要总结汇报:你们看,我节衣缩食给我女儿最好的生活,我付出了我的全部啊!我是多么爱她!
养活和养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养育一个女孩儿,是帮助她塑造正确的、健康的三观,塑造独立的、完善的人格,帮助她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准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独立思考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从而让她能够拥有,最适合她自己的,正常的,健康的人生。
在这一塑造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的富”是指,花费更多的理性思考、智慧心血、时间付出、资源投入。
而多数人普遍认同的富”,顶多算是资源投入”这一要素中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已。
因为相对于男孩儿来说,女孩儿更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会在潜意识里模仿她的母亲。
也更容易被社会上,许多看起来正常,实际却无比操蛋的观念洗脑,比如生得好不如嫁的好。
她们更容易轻易把自己代入一个性别为女”的角色设定里,扮演一个随波逐流的弱者形象,在年华尚未老去的时候,成为一个大老娘们儿,最终,丧失一个正常人”的基本特质。
在对抗这些影响的过程中,钱,远远不能起到决定作用,但大多数的人,只看到了钱。
是言传身教,上行下效。
这意味着,首先,你要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脑子的人。在此基础上,完成你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自省,完善,提高。最后,用更丰富、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去养育一个女孩儿。
诚然,家庭环境优越的女孩儿更容易变得美好,但让她美好的东西,并不是物质那么简单。
我从来不相信一个富有的大老娘们儿,能用她所能给予的富”,养出一个不是大老娘们儿的女儿。
不管物质上如何富裕,这样的女儿依旧会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保持骄纵、蛮横、俗不可耐的个性,保持急功近利且锱铢必较的心态。
她依旧会拥有一颗世俗功利之心,在面对选择的时候,目光短浅、不明是非,不断索取,不断要求,不会用脑。
她同样会被小恩小惠所迷惑,同样会被男人骗,甚至还会在被骗之后,恶毒的诅咒全世界所有的男人,而不愿相信,是自己不堪。
更可怕的是,与精神世界不匹配的物质享受带给她的,将是一颗高高在上的,骄傲且脆弱的公主之心,她只是永远活在自己搭建的世界里,孤独地等待世人的臣服罢了。
因为她爸是国王,她妈是皇后。
对了,她很有可能还不如你。
因为,她还有公主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