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2:10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我来讲讲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先来说什么重要:最不重要素质的IQ(智商)。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IQ。我相信这样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

第一,时间付出不要耍小聪明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时候我很反感有些我的功完全是靠机遇,这一定是瞎掰。我不信有任何一个功的科学家没有付出清华学生物系系主任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美国这样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的诀窍是刻,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我知道不能像我一样,但我要求们每周工作50小时上,这味着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的话工作6天上。不要早上8点去,晃晃悠悠做点验,晚上8点离开了。它只计算具体做验的时间真正去查阅和验相关文献的时间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都要去除。所,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工作量。如果能做到,满足我的要求验室待下去;如果不能离开验室。其蒲说的是话,是一个真正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通这个例子告诉家,任何付出时间一定不会功。

第二是方法论的改变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一岁半,很年轻。我进入他的验室之后慢慢识到,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真正方法论是如何的。

我在霍普金斯学做博士生的时候师讲,要读《然》,读《科学》,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面要宽广。我这样做的。到这位导师的验室后,有一次《然》杂志上有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认真读了去找导师讨论,可是导师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读了后再说吧。一个月后我又读了一篇文章,又想跟他讨论,谁知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

后来有一次我胆地问他,文章吗?他说他不读。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只是让在做研究的时候知道,在的研究领域内所处的境地是什么样的,是否在做已经东西,仅此而已。

,我希望家能够多问什么不要简单接受一些为常的东西挑战去。

第三,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师在33岁时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说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思考他的每一天都充满思考。他经常说:怀疑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有一天我们开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家帮我看看,有什么提出来。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后来,我在他写的公式里发现了三处错误,但我不敢提,再一想,那的确是错的,我哆哆嗦嗦地举起手,指出了一处错误。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的小板说:我觉得一公讲得不错。

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见到我便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有了信。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纠正系主任兼验室导师的学术错误经历,在我的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影响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