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重庆南川8万亩茶叶基地是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希望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3:03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7日清晨,重庆南川区观镇居民唐继泽早早地来到他家的场,望向眼前一片熟悉的翠绿,盘算着今年叶采摘的最佳时机清明和谷雨是春采摘最关键的时期,必须把握好。”唐继泽说。

从81年进入乡镇开始,62岁的唐继泽已经打了36年的交道,从上世纪80年代挣汇的红碎,到90年代南川产业红转绿”后的地区品牌金佛玉翠”,再到产量有限却在业内知名度颇高的古树”,唐继泽都如数家珍。

重庆南川总面积达8万亩的叶基地不仅出产优质叶,其旅游价值渐渐被发掘出来。

我们南川的土壤和气候比较适合种植叶,种的历史很久,那些山上的是明证。”唐继泽所言树”,指的是在南川境内金佛山生长,树龄达1400多年,被挂牌保护起来的金佛山野生树,这些树与南川境内的8万亩园一起,构了南川目前产业的两支柱品牌,古树”和金佛玉翠”。

记忆中,古树不必说,产量少、价格好,一直是南川响当当的名片;而金佛玉翠”为代表的绿叶,则见证了南川产业这30多年时间的起起落落,更是当地脱贫致富希望

南川除了古树,南川一开始最出名的是那些能直接出口挣汇的红。”唐继泽告诉记者,南川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规划建设的全国红碎基地县,所生产的红碎凭借浓、强、鲜、香”的特质被誉为四川叶五朵金花”之一,深受欧美、英、日、巴等国消费者欢迎,并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在那个年代南川红碎最高年产量达到2500吨,年创汇近128万美元。”南川经济作物站站长李伟告诉记者,进入90年代后,由于来印度、非洲等地红品牌的强势竞争,再加上本的上升,南川红碎的产量逐减,南川产业开始红转绿”、转内”的战略转型,而转型关键是通培育一批新时代农,巧打产业牌,念好脱贫致富经”。

前那种缺乏包装和品牌推广的红碎一公斤只能卖几美元,农想靠这种产品致富显然不太。”李伟说,所南川产业要想重振雄风,首先要有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具备强烈品牌识和品质识的新时代农,但这样农靠学校是很难培育出来,只有市场浪淘沙,然后政府给予一定支持引导,把精英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后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近几年南川区引进了7家农业企业投资产业,投资超亿元,在产业方面已经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李伟说,接下来南川还将深度挖掘产业在品牌文化附加值,通旅结合,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业,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