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文/咪蒙
他总是深情地看着我,说:老婆,你去任何地方,我都会屁颠屁颠跟去的。我不要全世界,我只要在你身边。
他说:啊?
妈蛋,他居然犹豫了。
我觉得还挺轻松的。
旁人都觉得我牺牲好大,在深圳待了13年,放弃了那么多,说换一个城市就换,好有勇气。
对我来说,在我最喜欢的媒体工作了12年,做的是我最喜欢的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书,这样的人生,很爽。
在北京,重新开始,重新适应一座城市,重新认识一些朋友,重新拥有自己的圈子。
我他妈赚大了!
是不是很幸运?
不是的。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就是那种看韩剧都会记下好台词,看天涯八卦都会记下好句子,看路边的广告牌都会记下好修辞的死变态。
我以为,凭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写个剧本不是很容易嘛。秒杀那些傻逼编剧嘛。并不是。
同行的编剧,要么多年科班出身,人家专业就是学这个的;要么就是在这行待了很多年,有专业的积累。
我写得并不顺利,无数次卡壳。写完了,和经典情景喜剧一对比,这他妈的是什么狗屎!
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我这么老了才开始做编剧,开始得是不是太晚?
可是我确定自己喜欢这行,既然迟早要做,相比四五十高龄,我现在做,就已经是最早的了。
所以,与其花时间去挣扎去纠结,何不如现在就滚去好好努力,缺哪补哪。
我把能买到的所有编剧专业书买来,一本一本地精读。
我把经典的剧本,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直接背了。
正因为老了。没有更多时间可以挥霍,我才要更珍惜现在,极致专注,爱我所爱,做我所想。
18岁生日之前,本来要高考了,她家出事了。爸爸豪赌,把家产输光了,高利贷找上门,说不还钱就要把他爸弄死。
她哭,哭也没用,还是得去。被睡了才发现,老头有老婆,还有两个。
她就是一妾。
所有人都觉得她人生完蛋了。有人给她介绍别的老头,让她继续当二奶。
她坚决不。她数学很好,她一直想考到会计资格证,成为一名会计师。
她带着孩子,换了个城市,开始打工,什么工作都做过。只是累倒还罢了,更要命的是穷。最艰难的时候,她每天只吃1片面包,还分两次吃。饿到路过沙县小吃,都想进去打劫。
白天拼命工作,晚上自学财会,花了比旁人多几年的时间,直到31岁才拿到会计证。现在她38岁,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副总监。
她说,高中的时候,她是班上最刻苦的学生,她的老师很喜欢她,鼓励她说:以你的努力程度,你的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他的人生才是大起大落。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一夕之间跌了下去,坐了牢。从监狱里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他决定重新创业。
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褚时健完全不是。
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我都34了去学法律应该来不及了吧?
中国有个梵高奶奶,70多岁才开始学画画,然后在香港开了个人画展。
王德顺知道吗?就是之前微博上很红的走T台的79岁大爷,在《重返20岁》里演爷爷李大海。他也是个怪咖。49岁才开始北漂(妈呀总算有人开始得比我还晚),60岁才开始练肌肉,65岁才开始演影视剧,79岁走红。据说海尔集团张瑞敏,66岁,迄今还保持每周读两本书,一年读一百多本。
60岁,去美国留学,读个电影学硕士博士啥的。保持那种每天都在进步的状态。顺便观摩校园里的小鲜肉。
我才不要当那种坐在家里眼巴巴盼着孩子来看我一眼的可怜老人呢。
他不来看我,还成了犯法了。
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