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李强:走出一条自强之路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1:59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赵露

家境贫寒、品学兼优,承载着两个梦想走进校园为了赚取学费,他卖旧书,摆地摊,当家教,做保姆凭借己的努力为云南学最年轻的博士,立志为祖国的科研领域贡献己的一份力量。他是2010年度中国学生强之星标兵”获得者李强。

保持己的独立精神继续恪守己的强之风貌,不气馁、不埋怨,立身社会社会,是强之星的真正义。”这是李强对强之星的理解

2011年4月29日下午,湖南师范学国际学术告厅,音乐激昂掌声雷动,2010年度寻访中国学生强之星”颁奖仪式上,云南学李强等10获得中国学生强之星标兵”称号。

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年轻历练己的生,走向功的一条必经之路。2007年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出资5000万元设立新东方强奖学金”,用于奖励每年的中国学生强之星”并资助西部特困学生学业。此活动的义与新东方的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寻找希望生终究辉煌”相契合。在李强看来,新东方精神的核是不放弃我,不管生活磨难,不管经历事情,只要怀有希望一定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从创办新东方新东方精神,都体现了俞敏师不放弃梦想追求一种执着。”

努力学习 播种梦想

李强目前是云南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201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从出生于河南贫困农村、小时候家境不如,到立志为祖国的科研领域贡献己的一份力量。有谁会记得己小时候梦想呢?”李强说:我一直记得。”

小学四年级前,李强的数学课从来不及格。小学一年级,语文和数学考试零分我们学习条件很差、很考试没有卷子,每个学生一张草稿纸。语文考试师念100个汉词,让我们默写;数学考试师在黑板上写出50道加减法的,每道两分。”那个时候,李强一道不会

李强升入四年级,张彦华任班主任,同时教他们数学课。张彦华和李强的爷爷一样,17岁开始在村里的小学教书,李强的父亲伯和叔叔都上他的数学课。我们两位师:语文师教语文政治思想品德等;数学师教数学、然等。印象最深的是数学课,张常说师讲是师讲,对于数学来说,任何一道的解法都不是惟一的,我只讲了一种方法如果们有另一种解法或者是认为师讲的不对,师辩论。”这对李强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张彦华还教然课,然课有星座知识。冬天,吃晚饭,他带学生去看星星农村没有路灯,一片漆黑,我们跑到田地里,抬头看星星,找星座。”张彦华激发了李强的无限想象空间他的绩直线上升,特别是对理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最后一年他没有上,直接跳级到初中一年级。李强的回忆说,四年级应该是他的转折点,从那时开始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李强学习不是死板地生搬硬套,而是灵活多用。他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先理解透了,再按照理解的方式,去把握这个东西。我什么选择学物理?我们接触的物质世界都是可寻的,表面看不到,但肯定规律在里面,我们要探讨更深层的东西。”

勤工俭学 强不息

李强出生于1987年,弟弟比他小两岁。他上高三时,弟弟上初三,家境贫困,无力供两个孩子同时读书。当时,弟弟为了让哥哥能够踏地去上学,没有打招呼,决定辍学了。李强经历了只能供养一个孩子学的无奈与楚。我是承载着弟弟和我两个梦想走进校园的,无论经济条件多么,我一定坚持下去。”

考进云南学后,李强己赚取学费。在学四年中,他获得无数次的奖励,但从未拿一次助学金。学校曾多次要把助学金给他,但他每次都坚定地表示:贵州、云南等地的好多同学比我家庭困难,助学金我不拿,我要凭己的努力去拿奖学金。”

学的第一个国庆节长假,他一天没有休息,七天挣了一千多块,这是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学二年级,他往返于市区和洋浦校区,淘来师姐师兄用的教科书,配套后卖给师妹师弟,不仅提高了书的使用率,给同学们节省了教科书的开销,同时能赚一点生活费。当时,我在云南学的洋浦校区,那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坐校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位于市区的云南学本部。专业很多,只能中午去,来不及吃饭,买两个包子算一顿饭。”每个麻袋有七八十斤重,他们一次能扛回几个麻袋。

课余时间,他给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补习数学和物理。昆明市国语学校高二学生蒋子薇,对数学一点感觉没有,从初二开始李强给她补习,她的数学幅度提高。蒋子薇说:我一上数学课发困。李强师上课我不好睡觉,我要睡觉的话感觉特别对不起他。”他是”,这是蒋子薇对李强的评价。昆明验中学高二学生严泽宇,李强给他补习物理和数学,一年来收效很,特别是物理,高一我基本上是听不懂,高二在班上能够排前十名了”。李强激发我的兴趣,他讲课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感受程。”李强比严泽宇几岁,严泽宇说:他像哥哥,教学时轻松他的是个。”

国家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下,李强创办了恩克教育”,给初中生和高中生补习数理化,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谈到教育,李强说:我认识昆明新东方学校的几位师,有时我们在一起交流。做教育这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己的为去感染学生。”

立志科研 勇于担当

搞科研更多的是枯燥和乏味,甚至是守住那份试验室的寂寞平淡生活”,立志为祖国的科研领域贡献一份力量的李强,每天早上8点进验室,晚上8点后出验室。几年去,没有毅力坚持不下来的。

云南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孙丽存,从开始和李强一起做光学验,她说:由于验装置简单,要做出结果需要己动手配置设备。李强带着我和一名同学,从设计到订做,有些东西买不到,己画图纸送到工厂加工,回来再搭建设备。有的加工厂的活做得比较粗糙,我们己拿砂纸打磨。”光学要求设备精密,调光路需要几天时间一直做了六年的测量折射率验,谁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李强不这么认为

研究生期间,李强共发表4篇EI检索文章,获得3项专利,全国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云南学一等奖2项,特等奖1项,云南省金奖和一等奖共3项,国家铜奖2项,二等奖1项。

李强的导师普小云教授说:李强的主性很强。有一些学生安排什么什么,仅仅把安排事情做好,而李强会根据前期所做工作及所学知识思考喜欢动脑筋。他坚持勤工俭学,不仅做好科研工作,而且作为云南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会的工作作为80后,多独生子女我为中观念较强,不容易相处,而李强为处世随和,给年经起到了标杆的作用,是个学生。”

提到研究生工作,云南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李娜和研究生二年级学生黎杰都在研究生会与李强共事,感慨颇多,用黎杰概括的一句是李强学长是当之无愧的强哥”。

在科研这条路上,李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对于一直的测量折射率验,他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对这个领域有贡献绩。他放弃了去条件好的机构或院校的机会,他说:跟着导师普小云教授,不仅仅是出于搞科研,还有学习怎么。”

李强的鼓励李强去现儿时梦想,教给了他最质朴的道理,这责任担当亲常对李强说:只有想好后面要承担的是什么责任了,决定什么去做。”李强始终担当认为应该担当责任

不管生活我们什么,都要用己的阳光信去面对风雨短暂的,短暂的,一切坎坷必定拥有一轮属于己的太阳”,这是走出一条强之路的李强。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