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赶集网杨浩涌:学他者生像他者死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21-11-18 00:12:22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2005年前创业的一批互联网公司,能挺到现在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小有所,杨浩涌创立的赶集网即在其中。
  
  杨浩涌,1974年生,狮子座,安徽。1996年获得天津学精密仪器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中国科技学工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先在约翰·霍普金斯学,后转到美国耶鲁学,200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杨浩涌在硅谷数家或小或公司职。2004年底,杨浩涌辞职回国创业,并于次年年初建立赶集网至今。
  
  杨浩涌回忆生和创业的几个节点,每一步都堪称是步步惊。比如,他在硅谷辗转,想拉一笔投资回国创业,但没拉到,创业的IDEA已被对手看上,他只好匆忙回国小本创业,上线赶集网一个月后,全国出现了2000家分类信息网站。再比如,他熬数年,山尽发不出工资之时,有投资要进来,却遇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投资慢动作,若非2009年4月份赶集网业务现盈利,可能如梦幻泡影了。
  
  从2004年12月辞职回国创业,距今(2012年1月)已经七年了。
  
  我特别记得我当时辞职那天,我是逼着己从座位上站起来,去跟我的美国板说,我要离开这家公司了。板问我做什么,我说我要回国创业。我犹豫,那时候我在美国拿着很好的,还在申请绿卡,将来会有不错的前途如果回国创业,资金又少,竞争可能会很激烈,做不怎么办?
  
  最终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吧!我选择了回国创业。我觉得我是比较冒险一个。做事情时,我敢赌,我比其他清楚我的优势劣势
  
  我们这代时代烙印
  
  我们这代,其蛮特别的。
  
  我生于1974年,那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然后刚开始懂事时候伴随着改革开放(70年代末开始)。到了上学的时候(1992年),又遇到市场经济潮的冲击,中国刚刚开始国企改制,量的工下岗。我们去天津拖拉机厂、手表厂这些国企习时,看到工日子的确,而身边的挣不到什么,那时流一句话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叶蛋的”。此,我们这代学生相对比较迷茫。我学的时候学的恰好还是工科(精密仪器专业),所当时读研一个比较被动的做法,觉得工作不如读研了。
  
  但是我们这代学生对商业比较敏感。我在校园合伙搞电影,把学校礼堂承包下来,从面租借影碟,贴个卖票,每场都能挣到一些。在中科研究生时代我还去找俞敏洪谈代理新东方的英语资料,我甚至跟他直言,不给代理盗版。后来我真的拿到了合肥区的代理权,再为中科出国的特别多,所我的还不错,最好时候一个月挣一万块。而当时毕业找的工作月薪才一千元。
  
  我还有个特别的记忆。有一年,我从4月11月,7、8个月里无论去上课、去旅游,去哪里都跻拉着一双拖鞋,没有穿一双鞋,用石康的话来说,日子得是晃晃悠悠”。更早的高中时代,我甚至还逃课、打架、泡游戏厅。我上的高中是整个安徽最好的中学,但是我的一直还可,总之是个比较另类的角色。我说这些其什么义,我想说的是每个时代每个时代的烙印,美国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一样,这多少都会对后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
  
  为中科一个出国风气特别浓的学校硕士毕业后,我又赶上了出国的潮,到了美国
  
  300周年与911事件
  
  2001年,我在这一年里经历了三件事。
  
  首先,2001年正好是耶鲁学300周年,而我们正是第300届毕业生,学校里做了几乎整整一年的活动。小布什、克林顿、希拉里纷纷来做演讲,耶鲁学图书馆出了包括毕加索的画等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藏品。耶鲁学的精华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我借此机会眼界不少,白天到处听课听演讲,晚上回到计算机房,通宵写作业。
  
  第二件事情是亲身经历美国IT界的震荡。2001年上半年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的巅峰,那时候很多互联网公司电话都打到我们宿舍来,问我们什么时候毕业,只要答应签约,许诺高薪,预付一笔上万美元的额,我听说最厉害的高达10万美元,才都抢这样了。
  
  到了下半年,泡沫破灭后是一段黯淡时光,所有公司全部不招。几乎到了毕业失业的地步。我7月份到了美国硅谷,每天穿着西装开着车出去找工作,花了两三个月才找到一份工作美国IT界曾经生的前后变化跟去年(2011)我们国内电商上、下半年的变化一模一样
  
  第三件事情跟第二件事情是连着的。我是9月4号找到工作,一周之后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事件”。不但楼倒了,所有的公司全部停掉了,不可能再找到工作。一方面,我觉得我的运气还算是好的,另一方面我觉得生命真是无常,能活着应该珍惜生命
  
  2001年的这些经历,反而使后的我越来越平静,对对事都有了新的认识互联网泡沫是怎么样、泡沫没了怎么样,我知道,对创业更有把握。后来我做赶集网,没有浮躁都是基于我的这些经验
  
  在硅谷里的那些年
  
  从2001起,到我回国前的三年里,是我学技术最用功的时候,基本上只要有时间,我都在看书。另一方面,硅谷创业的氛围在吸引着我。
  
  硅谷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地方,只要好的想法,有好的技术,有好的创业团队投资很多创业公司看着它们由小到长起来,最后被收购或者是上市。我甚至与这些小公司擦身而
  
  比如Google,在2002年的时候还是一个很小的公司,还没有今天的赶集网。我对搜索引擎不兴趣,所没想要去应聘它。但是我的同学周杰去了Google,是我开着车送他去面试的。多年之后,周杰回国创办了浪淘金。
  
  除了Google还有亚逊,当年都是很小的公司但是今天为业内的巨。在硅谷的这种视角教会我事起于小,做于细。是我经常提醒己的,一个看着很宏目标把它分解到最后都是一些非常小非常细的事情,而能做的是把这些小的事情一步一步创业这样
  
  我知道我始终还是要回到中国创业此我不停地在寻找项目一刻没有闲着,有些拉上有些己做。我尝试网络安全项目、硬件的项目、无线互联网项目。我把这些Idea都写创业计划书,然后不停地递给风投们。基本上都是石沉,没能见上。
  
  一直到2004年的6月份,那时候Craigslist刚开始美国兴起。有一天吃饭时候,我跟我哥哥杨浩然说,我觉得这个Craigslist挺好的,国内好像还没做,不如我们回去搞一个算了。我们都觉得这个东西都挺用的,都是解决生活上比如租售房屋、买卖二手车之类的。然后开始写代码,开始去找VC。找了三家,我记得清楚,第一家是IDG,第二家是DCM,第三家是Dragon Venture,想不到三家都对我的这个项目兴趣
  
  IDG给我反馈,说很看好我这个项目但是有些早,让我先做着。DCM的负责见了我之后,还拉我见了投资,但之后悄无声息了。这两个算是功了,最起码见着了,愿听咱们讲对吧。我当时分析,己没什么优势,在中国没有商业经验是懂代码而已,中国懂代码的太多了,唯一可能的优势是我比发现这个点子发现得早。所我的藏着掖着,不能告诉太多投资不能到处给讲。所我是很谨慎的。
  
  最事情来了。可能是DragonVenture曾投资国内的亿友网,他们把亿友的一位中国创始(暂且称呼他为M先生吧)叫了来一起听我的项目,而这都是我事先不知道的。巧的是M从亿友出来了,正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非友即敌。我知道如果不能跟M合作,他可能是我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我的想法他全部了解了。
  
  这次会见结束后,我主动约了M先生吃饭,提了两个要求:一、希望M不要盗用我的项目;二如果M有兴趣加入,做联合创始。M显然是兴趣的,但是他提出要做新公司股东,我不能接受,于是谈崩了。而且,听M先生的语气,我不接受合作条件,他一定会做相同的项目。当然,Dragon Venture那边谈不下去了,都是想不投资占股份的主儿。我当时很弱势主动权都在手里
  
  前有后有虎,我思来想去,不能再等了。我当时对己说,我说不是一直创业吗,如果这个机会再不抓住,这辈子这样算了。为这是我在硅谷混了三四年后能看到最好的。犹豫不决,而且做互联网本不高,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项目。其他项目都是需要一两百万美金融资才能做的。
  
  于是我放弃美国绿卡,回到了中国。那时候谷歌上市了,我的两个在谷歌工作朋友手里头有了些,再加上我和我哥哥的积蓄,一共凑了10万美元,我们创业的全部资本
  
  创业赶集网的那些事
  
  我是2004年12月23日回到北京的,我记得非常清楚为那是圣诞节的前两天,北京下了一场很,我落地后,开始下。我动作算是非常快的,2005年1月3日,公司注册立了,最初的员工到位。
  
  我当时想到的第一个域名并不是Ganji(赶集),而是Renren(),去查了一下,被注册了,没法买来。陈一舟的,他后来用Renren做了分类信息,而不是今天网。后来他放弃了分类信息,直至08、09年重新启用这个域名。06年的一次活动上,我见到了陈一舟,我说我是赶集网的,那时候陈一舟的网站还是猫扑有名,但他跟我开笑,说他是网的,有点我是做分类信息的思。
  
  Ganji(赶集)这个域名是我想到的第二个域名,从一个韩国手里买的,当时他正好要卖,开价3000美元,我直接联系到了他,砍到1700美元,买了,超值!这事儿现在想想都感到幸运
  
  招到之后,我快加鞭写程序,赶集网3月23日上线。上线的时候我发现我挺悲哀的,我为我是国内第一个分类信息网站,后来一看,新浪的分类信息已在3月12日上线了,3月15日,eBay的分类信息网站面世了。(名言 )赶集上线一个月后,像是凭空冒了出来,国内的各种小小的分类网站一下子激增到2000多家,市场一片血红,到今天,有竞争力的仅剩3家(编者注:赶集网、58同城、百姓网)。说,赶集网上线要是再晚一个月,我还做不做呢?
  
  我后来见到新浪分类信息的负责,他说,话告诉的那个分类信息创业方案我在2004年的12月份,是M先生我的,然后导致新浪有了分类信息。另,还有一个更巧的事,是后来知道的,创业时所在办公室的楼上有一家是做信息分类网站的公司是M先生投资的。基本上跟赶集网同时上线,后来没做起来。
  
  学他者生像他者死
  
  那么当时2000多家分类信息竞战,到今天什么只有我们和其他两家剩下来呢?我的答案是,学Craigslist者生,像Craigslist者死。
  
  那时,许多网站一上来照着Craigslist的模样把架子搭得很,设立了很多城市的分站,并提供了多个服务类目。这样看起来,是很像Craigslist了,但是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个很特殊的市场很多互联网项目来后,必须本地化,接上地气,做气,才能长久地活下来。
  
  当时差不多每家都标榜己是覆盖全国100个城市的全国性分类信息网站,只有我们关注北京地区,并且将所有的精力专注在租房、二手货和交友三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资金力不如经验不够丰富,正如田忌赛如果想赢的话一定要拿己的优点去打弱点,所我们缩小范围,全力攻占一个‘山头’。另一方面,是上面的这个
  
  为了打开北京市场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比如在高校派送印有赶集网介绍的课程表;和社区的物业商量,把不能践踏草坪”的牌子交给赶集网免费制作,为的是能在上面印上赶集网的标志赶集网从创建时的每天只有几个帖子发展到每日有几百个帖子,到2005年7月时,我们北京的所有信息量超了新浪、eBay两个门户网站的分类信息版块。
  
  赶集网真正获得长足发展是在获得投资之后,从2009年年初的二三十发展到2011年底的2100我们发展得特别快。而在这之前,我们熬了4年。
  
  这4年对我们的磨炼其是很重要。那时候我们看不见支撑我最的是这个网站本身的一个价值。最困难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资金快断了,给团队发不起工资,我当时鼓励家,赶集一定能活下去,离远离功越近。离远的事情不会干,我们才有机会才能体现价值
  
  不是说家都别然后早晚会功,它更多的是说如果很多的用户,它早晚是有价值的,用户端会产生价值。我跟讲,如果我赶集都做不起来,指望别的能做起来。总得相信一些东西
  
  2011我们二次创业
  
  刚刚去的2011年对于赶集网来说是变化巨的一年,我们在数据上取得了不错的绩,同时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这一年里尝试了赶集婚恋、赶集悬赏、蚂蚁短租和赶集团购新业务。然后我们听到一些声音概是觉得赶集网有之后专注了。
  
  其不是这样我们能做到今天,是我们在赶集网发展的前六年,都是非常专注的,甚至在2006年4月份之前,整整接近两年的时间我们只做了一个北京站,上没有碰,更不用说其他业务。而2011,进入赶集发展的第七年我们什么涉足了这么多的新业务呢?
  
  还可拿阿里巴巴来做例子,我一直觉得在增长速度和用户这些做法上,阿里巴巴和赶集网都蛮像的。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阿里巴巴里,他没有后来的淘宝,没有支付宝,没有淘宝商城专注不是说只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好,那样的话是墨守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让公司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往前走。在专注业务的基础上,总有一些新兴的机会要抓住的,需要不断地去尝试
  
  比如赶集婚恋我们原来交友频道。两年前我跟投资说,交友这种形式在中国做不起来,太了。后来我们这个频道包给世纪佳缘了,世纪佳缘一个月付给我们好几十万。我们把有交友需求这部分流量导到了佳缘那里去,而且每天都有一二十万的用户。于是,我们发现用户其交友的需求是非常旺盛,而之前我们一直未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产品。另我们再整体上看看交友市场都是采用收会员费这种模式。但部分用户上来都是试试,找他收跑了,这是业里很
  
  所我们才觉得,这个东西对赶集来说可能是个机会我们有用户、有,做这个东西到渠事情。而且现在婚恋交友网站的商业化做的太厉害了,这对我们是有利的,符合我们越远,离功越近”的价值判断,于是,我们做了免费的赶集婚恋”。其他的项目是如此,都是基于赶集网巨的用户群。前几年的专注我们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使我们这个基础上二次创业”。我们希望我们有一天,能排在中国前十的网站里。
  
  2011年下半年,整个互联网竞争非常激烈,但团购和电子商务网站不会消失。尽管2012年互联网企业来说不会是太好的一年,但赶集网仍然会用资金做一些新的业务和尝试,相对的压力会小一些
  
  我作为草根工程师创业是有恐慌和卑的。我知道不能雷军、古永锵这样公司出来的比。怎么办?最简单是勤能补拙。我会夜里3点钟突然醒来,看网站哪里要改。没有勤奋,凭什么能赢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