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不喜欢的工作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8:57:24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我想很多都有这样经历: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都得不,却又不得不去上班

  离开当然是最好的做法,可是很多时候做不到。比如,暂时没有找到好的选择;对己的能力,不知道能做什么;没有规划,不知道如何一步;或者,为其他种种,暂时没办法抽身。诸如此类。

  这种情形下,该用什么态去面对工作呢?

  讲一个故事吧。

  有个朋友在一家互联网公司。C轮,不,一百多个。由于这两年互联网形势严峻,公司从去年下半年起,进了一系列调整每个季度都砍掉一些项目,新开一些项目原来则被分配进新的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查看更多有关项目团队的定义很多,每种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 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观点,项目团队工作

  于是,许多适应,明明做得好好的项目,怎么说停停了?新的项目又从来没有接触,怎么做?所很多萌生了退只有他不但没有走,还一边卖力地做规划、做方案,一边挨个给家做工作。硬生生一个稳定下了部门的军

  后来我私下跟他聊的时候,他说:其很多私下问他,调整太频繁,做的事情一直在变,并不是一件好事,什么不走?

  我问,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他笑道:怎么不是好事了?在一个团队里,有空间机会一直去接触新的东西尝试没有事情,还不够好么?说到底无论什么项目什么职位,锻炼长的能力都是共通的,一个能力那么几项。而现在能力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完善有的知识结构和做事方式,这还不是好事?

  这种态可见一斑。

  学家Carol Dweck提出一个观点,她认为面对困难会有两种态。一种认为己的能力天赋是固定的,而一切的困难挑战都是「对己的测验」,通不说明己的能力。这称为「固定态」(Fixed Mindset);另一种认为能力是可后天不断提高、加强的,他们喜欢失败失败带给己许多经验教训,让己得到长。这称为「态」(Growth Mindset)。

  如果喜欢手头的工作——我当然不会告诉「要喜欢工作」,这太虚伪了,但我想说的是,不要工作看得太重,尤其不要工作生活混淆。不要觉得每天8小时的工作特别难熬,它是提高能力、得到长的最好方式。

  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它给提供的,都是一个完整的环境所有学到的知识技能,都可应用到工作中,获得检验和践;另一方面,工作会使接触到许多之前没有接触到的事物,了解社会上各种事务的际流程,而这些,都是学习、吸收,弄懂它们背后的逻辑和原理的机会

  简而言之,工作使真正看到能力的边界,又能为揭开许多从未想到的东西

  的PR公司有个非常快的时间了从AE向SAE的升迁,比快了整整半年。她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她刚接手的工作跟其他一样是做数据的录入和整理,无聊又繁琐。但是,她没有仅仅按照上级的指示去进重复的填数据工作,而是会去思考:这些表格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是不是最合理的?如何改进才能够更高效地呈现有效信息?

  了两个月,她深入学了EXCEL,摸透了这些数据,重新设计一个表格模板,将之前复杂的多个文件简化一个,一下子减轻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再单调、再无聊工作算只是登录数据,藏着许多可挖掘的机会永远不要觉得工作足够简单了,只有已经这个领域的专家,才有资格说它足够简单。而在这个程中,有非常多的内容可学习,只是经常我们忽略了而已。

  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贴发票。

  企业市场部新首先接触到的工作是贴发票、填账单,日复一日地填。这是一项极其无聊工作令许多新接受但是,「态」的会怎么做呢?

  他们思考什么要贴发票?税的流程和规定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发票可用、什么不可用?发票的来源渠道有哪些?除了发票还有哪些销和领款的方式?如果凑不齐发票,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这些方法靠谱吗?如何找到靠谱渠道?等等。

  这些,在还在学校里、没有去接触社会时候不会思考的(唔,做社团活动需要销的除)。只有地面临这些流程和琐事,它们才会进入的视野。

  然后,再去思考、提出、向周围的同事请教。无论多么不喜欢团队同事他们肯定有某些经验,是胜我们的。具有「态」的,会把这些都看作提高完善能力机会

  所如果喜欢手头的工作那么不要太多时间精力花在上面——但这并不味着消极怠工,相反,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去思考,去从工作中「榨取价值」,去抓住日常工作的每一个机会提高丰富己。

  无论喜不喜欢,每天8小时总是逃不的,既然如此,什么不干脆把它利用起来?

  简单来说,可参考下面的做法:

  1. 多思考,多提,再根据学习和请教

  如前文所说,在工作中得到进步提升最好方法是不断地发问:

  这个流程合理吗?

  这种方式是最优的吗?

  我还如何优化?

  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才能减轻重复作业的工作量?

  诸如此类。

  发问的目的,并不单单在于优化操作、减轻工作量,而是,在这个程中,会去摸透与这项工作相关的一切,去深入了解它背后的运作方式,去建立己的思考模型,及去发现思考中的谬误和轻率之处。

  这些都将为职业发展打下坚的基础。

  2. 坚持每天写日志和总结

  但凡有新入职,我都会要求他每天写日志。日志需要包括下面的内容:今天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绩?犯了什么错误?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可如何应用在工作上?等等。

  如果今天昨天相比没有任何进步,那这一天失败的,请好好反省

  写这份日志并不是给我看的,际上我需要看,我希望的是,新们能够通这种方式,对己每一天进反思梳理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好,还能如何提高?

  反复强化这种思维模式,将它内化己的习惯,变面对任何时第一反应的直觉,才是提升己和解决最有效的模式

  另一方面,通不断记录每一天获得的绩和进步,可逐渐积「感」。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正是为它于枯燥,缺乏动力。而一天天积起来的感,恰好可重新找到己的价值进步动力

  3. 每天留出一段「黄金时间」,让独处思考学习

  「黄金时间」是什么?是雷打不动,无论如何不能影响和干扰的时间。它可是一小时,两小时;可上班前的早晨是入睡前。依每个际情况而定。

  留出黄金时间义,是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思考我的规划什么?为了我的规划,我应该采取什么动?

  永远需要规划的,只有朝着己设定好的目标努力时间不会白费,的所有努力才有义。

  1)如果现在只是不喜欢工作但是知道应该如何摆脱它,知道需要什么那么,请在每天的「黄金时间」里,好好思考这个

  10年后,我想一个怎么样的?

  然后,挑出那个令向往的图景,把它进分解:为了这样,我需要进入什么业?需要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学习什么东西?此类推。

  如果这个程中遇到任何不懂的地方,比如对业有任何障碍和疑惑,把它记下来,去问对这个熟悉,去网上查询资料,去弄懂它们,将其贯穿为一条线。

  2)如果已经有了明确方向那么要做的,利用这段「黄金时间」,努力地去经验技能作品

  比如,想转互联网准备从新媒体切入,那么该怎么做呢?

  利用每天这段完整的时间,去努力学习新媒体运营的知识阅读相关的文章坚持写作,产出像样的新媒体作品

  日积月,这些都会一份工作最有力的竞争优势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