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文章内容页

想在三四十岁不后悔,20多岁的你必须做些什么

来源:荣汇富正能量 日期:2017-09-28 09:01:50 分类:励志文案 阅读:

文/飞小白

20多岁,不是年的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长期,不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而是发展关键期。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篇这样文章《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己活得很庸俗》,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描述了许多当代年轻状态,我是其中之一:

毕业总是激情满满,如果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企业的光环更是给了己无上的信,于是特别喜欢己在哪儿工作,觉得己很牛逼

可是,混迹职场若干年之后,主要学会的却只有excel的使用技巧、ppt的制作技巧、超100种英文缩写

去吃不起的高档餐厅现在还是吃不起,衣柜里的衣服永远是淘宝货居多。

当然还是可这么活下去,不会太差,但已经不想这样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样的困惑吗?如果有,那么这篇文章值得好好读一读。

01

曾经看到一个临床学家Meg Jay的TED演讲,叫《什么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

Meg Jay谈到年轻第一次接待来访者的经历

那时Jay还是一名临床学的博士生,来访者是一名26岁、看上去颇为普通的女士Alex,找她来聊一聊关于。”

比起其他同学遇到的纵火犯,Jay觉得对于这样一名普通的咨询者,她肯定应付得了。

为像这样年轻很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有的时间,只是有一点迷茫

当年只有20来岁的Jay认为,这些年轻的困惑没什么不了,生活早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正轨。

她在那次的咨询中,对于Alex所叙述的故事只是轻松地稍作附和。

直到有一天,Jay的导师对她说,应该让咨询者Alex认真考虑她的感情生活

如果她现在浑浑噩噩地和一个交往,那她迟早会嫁给一个瓜。而给她建议最好时机是在结婚之前。”

导师的点拨让Meg Jay一下子明白来,Alex的20岁不该像这样搁浅下去,那是Jay的从业生涯中重要的一课:

30岁不是全新的20岁。”

为20多岁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比如,我们20多岁时性格改变远多于别的时期、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8岁时到达高峰

20多岁时,脑会经历第二次发育,然后趋于稳定;30岁的时候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说,20多岁并不是一段纵情享受日子,而是紧锣密鼓的发展期。但是很多却在挥霍这段时光

如果我们不能一点明白这个道理,等到了三四十岁,和同龄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

早已月薪万,还在哈哈地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已经白手起家在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还在底层岗位上为板的梦想打工

那么,20多岁要做些什么,等到30岁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慌乱不知所措?

02

首先认识己,弄清楚想要什么

很多浑浑噩噩度日,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究其没有认真思考真正要的什么,于是开始随波逐流。

说这部电影好看,去看

说体制内的工作好,去考公务员

说25岁要抓紧时间结婚生子,草草找个对象日子

是道选择》这本书中提到,追求世界的通达是有史追求的最高目标,佛法称这种目标为达摩”,正确生活

印度的《薄伽梵歌》几乎专注于对达摩的追求。在书中,克利斯对学生阿周那说:己的达摩再怎么不完美完美达摩更好。”

如果无法正视深处的欲望算再功,无法体会真正幸福

有两条不同道路,如下图所示。

如果走的道路1,最终可能会升职板、合伙眼中光鲜亮丽的生活,但会觉得生活越来越缺乏义和感。

如果走的道路2,即使一时失败,但工作本身一种奖赏,生活仍然越越有义。

如果无法找到的达摩,可问问己:5年后是谁?10年后哪里

演员周迅18岁时一度迷茫,在师的提点下,她开始从10年后的己倒推当下要做的事:

10年后,是28岁时,她希望最好的女演员,并发一张属于己的音乐专辑。

那么,27岁时除了接拍名导演的戏,她必须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25岁时,她需要在演艺事业上不断学习思考,同时在音乐方面开始作品录音;

23岁必须接受各种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开始作曲,作词,并在演戏方面接拍一点的角色。

10年后,她真的一个红遍半边天的女演员,同时拥有了属于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03

其次,在的领域努力

新精英生涯规划师古典说:好的生,是在的领域努力

这是孩子知道道理他们总能找到的领域,在其中全力赴地努力,却又能对结果一笑而

找到真正要的东西应该在的领域,把工作做到极致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学日本的匠精神

日本有位殿堂级选手的西点蛋糕师,叫横沟春雄。

年轻时的梦想是开一家甜品店,如今,他创立的甜品店每日都保持着超高的客流量,并享誉世界

他制作的甜点并没有华丽表,却对甜点的用料、口感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比如,他创的萨赫蛋糕,对于蛋糕中巧克力的要求十分苛刻。

巧克力的黏度及新鲜度,需要不断地专研调配,为了确认巧克力酱的粘稠度,横沟先生甚至用手直接触摸超100°C的巧克力酱。

在砧板上反复刮拌冷却巧克力,使其产生小结晶,这是一种而费时的功夫,横沟先生一直坚持这样做。

横沟先生的这种精神,是一种深度工作能力

《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到: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专注职业活动,使个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复制

的领域努力,其是通不断地学习,在兴趣的岗位上深度工作,把兴趣发挥到极致

在20多岁培养深度工作能力未来才能变得无可替代。

04

第三,走出熟悉圈子,扩展己的舒适区

我们喜欢舒服感觉,所是在习惯位置待着,扮演着习惯的角色,和熟悉相处总之,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

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容易变得依赖,从而把己局限在这个区域内,停留在某个特定的状态最后带来思想上的懒惰动上的停滞,作风上的懈怠。

好比青蛙,最终的结果是在不知不觉间被煮死在热中。

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里说到:长久待在舒服环境下,会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但若把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经历挑战,反而会变得熟。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研究员通向受试者展示图片来测试他们记忆力,这些图片被分为陌生熟悉、非常熟悉三个等级。

结果发现,当研究员向受试者展示陌生的图片时,他们的测试结果最好;其次才是熟悉的图片。

是说,尽管不断重复有助于记忆,新信息的参与重要

然而,走出舒适区,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还能提升表现力、激发创造力和增强学习能力

为让处于全新的陌生环境中会促使脑的特定部位释放多巴胺(一种使兴奋的天然化学物质)。这种脑兴奋剂”,只有我们看见或经历全新的事物时,才会被激活。

习惯了不适重新舒适,舒适区会越扩越越变越优秀

那么,扩舒适区,可从哪些事做起呢?

①每天做点新鲜的事。比如换一条路线上下班,听一些没接触音乐等。

学习一种技能。比如学习一种新语言,学习从未接触的体育活动等。

一点一点来。拓展舒适区需要勇气时间慢慢开始坚定地去做才是关键如果社交焦虑不要逼迫己立刻向群提问,只要向他们问好了。

中国一句古话是:三十而立。

这句话每个知道,但还有一句话说的是:不破不立。

对于这里的破”,我的理解是,打破己原有的边界,找到新的边界。是走出舒适区,扩舒适区的边界。

如果现在正好20多岁,或许明白,20多岁,不是年的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长期,不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而是发展关键期。

如果依旧浑浑噩噩,不妨在闲暇时问问己:

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10年后,会在哪?

如果答案不是期待的,那现在该做出改变了。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