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闺蜜分不清友情还是爱情
试想,一对单身男女如果不是互相欣赏和喜欢,有多少人可以长期守护左右?倘若一对已经各自有对象或伴侣的男女,如果不是心怀“暧昧”,谁又能不避嫌地总和异性朋友长期相处在一起?
至少,在传统思想里是无法接受所谓的异性“纯友谊”的,毕竟这种“纯友谊”的存在几率实在太低太低,太难考证。
所以,保留着异性闺蜜关系无异于保留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自焚。
3、太过亲密的关系不一定是真正的好朋友,也有可能是“臭味相投”、“时间匹配”。
这个世界,跟你天天黏糊糊在一起就是好朋友吗?就一定是你认定的闺蜜吗?
不!在一起只能代表TA或许很无聊,很有时间,和你的时间表一致;在一起只能说明TA朋友不多,跟你“臭味相投”,能够迎合你的喜好;在一起只能表示TA觉得和你相处没什么坏处,也不需要花费什么心力......
总之,跟一个人在一起有各种理由,不一定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闺蜜,也不一定值得信赖和依靠。
最值得守护的朋友关系是:Ta不必时刻相伴左右,却能时刻懂你;无论你身在何处,Ta一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个真正的好朋友?蛮多一部分人会说5-10个,一部分人说十几个,一部分人说少到1、2个。
其实,真正能称得上闺蜜、死党、知己、至交这些词的朋友真是寥寥无几。
这年代,能借给你钱的除了房贷机构或银行,只有自己至亲的亲人。除此以外,别无他人。
在他最落魄困难的时候,他鼓起勇气向朴树求助。当时他是不抱希望的,毕竟平日里和朴树就是相互欣赏的朋友,没有过多的交往和接触,可是真的走投无路了,硬着头皮开了口。没想到朴树二话不说,听完之后就给高晓松的银行卡汇了10万元。
当时的高晓松真的难以置信,从此往后两个人结成了“君子之交”。
这就是我想说的“真正的朋友”关系,也是向往的一种朋友的境界。
并非一定要给你物质的帮助,只是这个帮助对于当下真的太稀有、太难能可贵,于是仅凭一个“信任”就能不假思索为你付出的那个人,一定是你最真挚的朋友。
“闺蜜”二字总让人听来多少有点“粘腻”和“利欲”,一不小心还被说成了“绿茶姐妹”或“塑料花”系列,实在不敢恭维。
爱情与友情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二者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友情是爱情的基础,而爱情是友情的升华。但是任然有很多人区分不开友谊和爱情,某个人之于自己只是普通朋友吗?有这样疑惑的人不在少数,爱情相对于友情来说它由情与性两部分组成,而友情不带有性的一部分,爱情与友谊有的时候也很容易越界。
两个人所期许的未来是否一致,情侣会期许一个同行的未来,有共同的生活愿景,例如结婚问题上、孩子问题上等等,而未来的共同目标影响着情侣的关系,友情却可以不用考虑未来的目标方向,两个人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两个人可以不在一个城市,两个人的目标互不影响。
爱情更会让人在意彼此相处的时间和对对方的关注度,情侣的生活多数时候要交错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而友情可以不用天天的见面,时不时的保持良性的联系就可以维护,而爱情需要将两个人在彼此的生活中融为一体,情侣要求唯一性,而友情可以有广泛性。
恋人之间的好感度要优于很多情感,他们为彼此而着迷,他们给予对方高度的评价,原因就在于恋爱关系中彼此情感是属于高度投入的,友谊也会有对对方高度的评价,但是情感投入没有爱情的高度,所以在爱情中彼此都会主观地给彼此很高的评价,友情在这方面相对来说会很客观。
普通朋友可能对我们的爱好、目标、想法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远不及爱人,爱人会影响到我们的自我认知,我们甚至将自我认知涵盖了爱人的认知。而对待朋友却不至于这样。
爱情与友情都离不开情感的投入,但是二者又是如此的不同,两个人的友谊是有一定健康的边界感,不可能做到忘我的投入,而爱情却是有唯一性,占有性的,不允许有其他人来共享。